北京|三甲医院集体“搬家”,北京医疗的大城市病好了吗?( 四 )


得益于种种精细化管理的措施,虽然面积是老院区的4倍,天坛医院新院区将成本压制在了老院区的3倍左右 。
在2021年3月的一次公开论坛上,积水潭医院常务副院长蒋协远也提到,该院即将拥有“一院三区”,担心运行费用高企,希望通过管理模式的创新来降低成本 。
针对令众多院长头疼的多院区管理难度增大、成本控制复杂等问题,上述专家开了一剂“药方”,设计之初就预先做好规划,更多地考虑好后期成本维护、节能管理、文化整合的设计 。
三甲“扎根”新城后,医疗资源如何下沉?

北京医疗资源的重新布局至今已持续数年,以往医疗资源“扎堆”核心区的局面已经不再,五环外的新城区居民,如今不用“进城”就能获得优质的医疗服务 。
但通过“资源外迁带动人口外迁”的最初愿景,或许未能完全如愿 。
不少研究者认为,只有天坛医院式的完全搬迁,才能真正实现该目标 。然而,整体搬迁的成本高,统筹协调的难度大,对绝大多数医院来说,更为现实的方式只能是建分院 。
各医院在新城区建设分院时,缩减老院区的床位往往在计划之中 。前述专家担心,老院区床位能否压缩,可能不能简单地由医院来决定,市场需求也应考虑在内 。
分院通常定位为综合医院,但老院区仍然拥有吸引大量外地患者的强势专科 。“除非把最强的专科整建制地搬过去,比如同仁把眼科、耳鼻喉全部搬过去,老院区全部搞研究生院,不然大家还是会往原来的院区跑 。”该长期关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专家表示 。
有专家担心,这些新院区有可能对当地基层医疗机构产生“虹吸效应” 。
“带动区域医疗发展,不是院长的首要目标 。”这位专家分析,“对院长来说,把自己医院做好、专科能力做强,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首先要考虑的事情 。在此基础上,如果和其他医疗机构开展合作有利于医院的运营,院长才有充分动力去做 。”
“新院区的运营者,刚开始很可能无暇顾及这项工作,”他指出,“所有搬进新医院的院长,第一个考虑是要把医院住满 。毕竟,一家医院的床位利用率低于80%时,院长的心情可以理解 。”
他分析,当前三甲医院的定位是治疗疑难重症(外地患者大多来看疑难重症),但又限制次均费用,甚至要求次均费用下降,医院很难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 。这就导致医院“看越多的疑难重症,就要有更多普通疾病来平摊费用”,产生吸引普通疾病患者的动力,从而产生“虹吸效应” 。
一位不愿具名长期观察北京医改的专家,也提到医联体建设的问题 。他曾提出设想:在新区直接建成医联体(大医院、区医院和社区医院),一步到位,而不是把大医院一个一个搬过去后再建 。
他强调“强基层”的重要性 。“要让大医院的任务变轻,得先让北京3000万人口大部分去基层看病,不往三级医院里面挤 。要做到这点,肯定要大规模增加基层的投入 。”他提出,必须增加基层的资源——增加人、增加机构、增加布点,再通过其他机制的设计实现分级诊疗 。
对分级诊疗,北京不可谓不重视 。从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增加基层机构长处方药物种类,到安排三级医院医生定点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等,近两年北京出台了诸多“强基层”的细化措施 。但要真正见到实效,仍有待时日 。
北京医疗资源的重新布局,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2019年2月的北京市卫生健康工作会上,时任北京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雷海潮说,“规划中的这些项目,还需要花10年到15年的时间完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