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冠脉造影刚开始患者突发脑出血,法官“霸气”推翻鉴定意见拉高赔偿比例( 五 )


评分一共没有多少,但是一句“个体化权衡”就算是要了亲命了 。比如对于抗栓、抗凝治疗,要求“权衡出血和再发缺血事件风险进行个体化评价” 。没有标准,只要发生出血或再发缺血,医方如何证明自己进行了个体化评价?另外,从法官的判决上各位脉友可以看出来,对于在心里默默地进行风险评估,法官是不认可的 。即使是事后医方和鉴定人都指出根据评分量表进行评估,患者仍旧不是高风险人群,法官也没能让医方免责 。需要有什么?如果可以,评分量表放在病历里面,并且要把评估的结果评分,个体化评价的结论写在病程记录中 。最好在术前讨论中详细地进行利弊权衡,反映出风险评估的过程和结论 。
每一次看案件的判决都会让人有不同的思考 。在接受了卒中绿道培训后,在急诊科有了急性脑梗溶栓或介入前一系列评估流程、评分量表、知情同意书;而对于胸痛绿道,虽然有流程,但全面评估的要点、量表好像还是缺乏的 。头颅CT是不是必须做的,哪些检查是必须查的,哪些病史是需要重点采集的,只有规范才能提高效率,降低风险 。
虽然本周分享的案例可能会让很多脉友们感觉到有一丝沮丧,审判不总是让人感觉那么公平、公正的 。但不管怎样,通过这一案例带给大家一些反思,在未来工作中能多些思考,终归是好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