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搬板凳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二)

编者按:“走!捡介儿克!”云南人说的“捡介儿”就是采蘑菇 。随着雨季的到来,野生菌也已经大量上市 。最近云南人吃菌中毒的案例也频上热搜,野生菌虽美味却也“暗藏杀机” 。为防范和减少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加强对野生菌食用知识科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推出《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系列文章,讲解野生菌相关知识的那些事儿 。
各式各样的毒蘑菇
在我国野生菌中,毒蘑菇有400 多种,其中云南有200余种 。根据中毒症状和毒素的化学结构,这些毒蘑菇可分为剧毒和有毒,包括: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衰竭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症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光敏皮炎型、其他类型等 。
急性肝损害型
引起急性肝损害型的毒蘑菇主要是由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一些种类所引起,包括鹅膏属(Amanita)、盔孢伞属(Galerina)、环柄菇属(Lepiota)的一些种类 。近80%的中毒死亡是由它们所引起 。其中绝大多数为鹅膏菌属的剧毒种类所导致,误食后潜伏期长,具有假愈期,急性肝损害,并导致多器官衰竭,病死率高 。
蘑菇|搬板凳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二)
文章图片


毒素为红菇素:环丙-2-烯羧酸(cycloprop-2-ene carboxylic acid),能引起横纹肌溶解,对小鼠的致死剂量为2.5 mg/kg体重 。
【蘑菇|搬板凳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二)】胃肠炎症型
引起胃肠道刺激和炎症的蘑菇很多,主要有网孢牛肝菌属(Heimioporus)、青褶伞属(Chlorophyllum)、类脐菇属(Omphalotus)、鳞伞属(Pholiota)、枝瑚菌属(Ramaria)、红菇属(Russula)、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乳牛肝菌属(Suillus)、口蘑属(Tricholoma)和粉孢牛肝菌属(Tylopilus)等 。
蘑菇|搬板凳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二)
文章图片


左图:网孢牛肝菌(Heimioporusspp.)
右图:苦味粉孢牛肝菌(Tylopilus neofelleus)
蘑菇|搬板凳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二)
文章图片


左图:粉末牛肝菌(Pulveroboletussp.)
右图:有毒新牛肝菌(Neoboletus venenatus)
蘑菇|搬板凳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二)
文章图片


毡盖美牛肝菌(Caloboletus panniformis)
神经精神型
引起神经精神型中毒的毒蘑菇种类较多,可分为四种亚型:(1) 含毒蕈碱(muscarine)种类导致的神经毒性;(2) 含异噁唑衍生物(Isoxazole isoxazole derivatives)种类导致的神经毒性;(3) 含鹿花菌素(gyromitrin)的种类导致的癫痫性神经毒性;(4) 含裸盖菇素(psilocybin)种类导致的致幻性神经毒性 。
蘑菇|搬板凳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二)
文章图片


小豹斑鹅膏(Amanita parvipantherina),俗名满天星 。
蘑菇|搬板凳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二)
文章图片


中毒例证: 四川西昌某婚宴200余人中毒(2012.3.5)
中国疾控中心送检的“牛肝菌”样品
蘑菇|搬板凳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二)
文章图片


神经精神型
溶血型
赭鹿花菌(Gyromitraspp.)、卷边桩菇(Paxillus involutus)生食或未完全煮熟可导致溶血型中毒 。误食后症状出现快,一般30分钟至3小时内即出现恶心、呕吐、上腹痛和腹泻等肠胃症状 。不久,溶血的发展导致尿液减少甚至无尿,尿液中出现血红蛋白以及贫血 。溶血会导致包括急性肾衰竭、休克、急性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 。
蘑菇|搬板凳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二)
文章图片


蘑菇|搬板凳听专家讲蘑菇的事儿|又到一年食菌季,食用蘑菇需谨慎(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