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阿里腾讯生态互通的B面是「1+1<1」( 二 )

  • 互通提升数据使用效率的另一面,是用户权益被损害风险与数据泄露风险的增加 。
  • 这些负外部性不消除,超级平台的所谓互通,就会跟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开放相距甚远 。
    塔勒布说的「非对称风险」是绝对存在的,撇开风险只谈收益,大概率是栽下希望的苗,长出失望的树 。
    而正视风险的下一步,就是捋顺规则 。
    捋顺了规则,消除了隐患,事情会进行得更合理 。
    04  先说超级平台生态互通的「强者愈强」效应 。
    这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超级平台会更容易地越做做大;二,略小的竞争对手原来的模式会受到更大冲击 。
    以前很多平台也标榜「开放」,但开放主要是针对B端商家或F端厂家,而不是针对巨量级平台 。为什么?
    因为大平台进入大平台,会迅速补齐「资本+流量」中的那块短板,挟资本之力或用流量之势迅速获得更多资源、占据更大份额 。
    这是不得不警惕的情形:当一个市场占有率巨大的平台能随意进入其他平台时,极可能进一步取得市场优势地位,挤压其他商家、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
    而监管部门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电商行业头部平台市场支配地位仍较明显 。
    原本,大平台有的缺更多变现渠道,有的缺流量增长空间,小平台或商家可能两者都缺 。
    可一旦超级平台什么都有了,小平台在赛道上超车的空间就不大了,商家「N选一」的空间更小 。
    再者,原来不同生态体系会给不同商业模式留下空间,阿里是中心化电商平台,走的是公域流量;拼多多等是去中心化的社交电商平台,还有些兴趣电商,会凭借社交裂变力,挖掘私域流量 。
    很多中小平台,就是在中心化大平台「鞭长未及」的缝里杀出的:在中心化平台没法引流拉新,还可以通过小程序等获客 。
    可若这杯「流量之羹」还要被大平台分走呢?
    更别说,大平台之间的利益默契会增加「合谋」空间 。就算没有合谋,多平台数据打通后,大数据杀熟也会来得更方便 。
    05 再说降低数据归总与模式创新积极性 。
    经济学者陈永伟就提到,互联网平台互联互通涉及两个问题:「互操作」;「数据的可携带」 。
    互操作,就是不同APP之间功能互通 。我可以在微信上直接买淘宝上的商品,不用复制口令,再打开淘宝;我还可以在淘宝上买东西时,直接用微信支付 。
    因为APP之间已经用API之类的接口实现了互通 。
    数据的可携带,说的是A平台的数据跟B平台的可以相互迁移 。这些数据包括用户身份等基础信息,也包括用户画像、购买记录等商业数据 。
    这里面就涉及用户数据自主权与数据产权问题了 。
    按陈永伟的说法,互联互通可以有效破解平台对用户的圈占,让商家可以更容易将在A平台的优势复制到B平台、带到更多业务中 。
    但弊端就是:平台互操作的前提是,大平台之间就技术接口和操作规范达成一致,这类规则会对小平台形成排他效应,它们只能按照这套玩法来,很难另起炉灶 。
    还有,既然数据沉淀了也得开放给其他平台,那平台在数据归整与保护上的动力就小了,拉取在位平台流量的动力倒是会增加 。
    更多的问题也会随之而现:在A平台操作B平台的业务,出现纠纷算谁的、平台责任如何划分?平台治理难度恐怕会几何级增加 。再有,两平台的佣金问题不对等,怎么办?一方会不会在另一方平台上进行过度营销?
    06 接着说用户权益被损害风险与数据泄露风险的增加 。
    外链不会被屏蔽后,我们或许能得到便利,但也可能受到外链刷屏、「砍一刀」信息过载的骚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