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网友:那有不气死家长日吗?( 三 )


管教的方法可以因人而异,但核心应该在于一点——规则 。但在制定规则,以及根据规则进行管教甚至惩罚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方式方法:
1、孩子是否已经成长到可以理解并遵守规则,是否过早地给了他不合理的要求和压力?
2、规则、管教的核心在于事情的对错,还是家长的面子和权威?当孩子对了,家长错了,如何处理?
3、奖惩需要对应,不能只有惩罚,而没有奖励,也不能只有奖励而没有惩罚措施 。
4、孩子是否一起参与到了规则的建立中,了解和认可规则所设定的奖惩措施 。他是否已经认可这样的规则?
5、在孩子犯错之前,你是否曾经跟他重复确认过规则,让他了解他触犯了哪条规则,以及违反这条规则当初共同确认的惩罚方式?
6、惩罚是为了让孩子进一步明确规则,了解对错?还是为了发泄你自己的怒火?
7、惩罚和尊重人格并不矛盾,孩子可以被惩罚,但是不能被侮辱和家暴!你是否能明确这之前的鸿沟差别?
8、惩罚之后是否能及时回到正常良好的沟通生活模式?
如果有良好、被孩子认可的规则,那即便只有轻微的惩罚,也能实现管教的效果 。但如果没有设置规则,只是暴打一顿,那就很难实现真正有效的管教,让孩子了解正确的成长之路了 。
虐待孩童已触犯法律底线
大量研究证据发现,体罚会给儿童成长带来长久的负面影响,也有越来越多相关法律禁止体罚儿童,但“打小孩”这件事还是屡禁不止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儿童保护项目主任科尼利厄斯·威廉姆斯(Cornelius Williams)说,“世界各地儿童受到的暴力侵害的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2017年一份报告中揭示了幼童在家中遭受暴力的数据:
1、全球2-4岁儿童中,有四分之三(约3亿人)曾遭受家中养护人的心理攻击或(和)体罚;
2、在30个有相关数据统计的国家,每10名一岁大的儿童中就有6人经常遭受暴力管教 。同时,在一岁大的儿童中,近四分之一曾被用力摇晃以作体罚,近十分之一孩子的脸部、头部或耳部等身体部位曾遭受击打 。
3、全球五岁以下儿童中,有四分之一(约1.76亿人)与遭受过家暴伤害的母亲一同生活 。
“不打不成材”“棍棒之下出孝子”“子不教父之过”的传统观念,使得很多父母和未成年人认可“暴力管教” 。甚至有部分心理专家和大学教授表示“打孩子”是有必要的管教方式 。
事实上,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已有法律明令禁止体罚儿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将虐待定义为“殴打、限制或强制限制人身自由、反复虐待和口头威胁造成的身体、心理和其他创伤”,包括父母对孩子的暴力行为 。
其中第十二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
第十四条: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
公安机关应当对报案人的信息予以保密 。
此外,我国《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也都明确禁止家庭暴力 。并且,在2020年5月出台的《关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的意见(试行)》中,对强制报告制度作出了具体、全面、可操作的规定 。
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体罚不是有效、长期的解决方式,没有研究能证明体罚有益于儿童健康成长 。“打小孩”会让孩子感到愤怒和不满,进而会导致儿童对养护人失去信任 。“打”的管教方式还向孩子传递着“暴力”是可以接受的行为 。从长远来看,“打小孩”会使孩子的行为更糟糕,而不是变好 。可见,“打小孩”这个行为,对成人或者儿童来说都没有益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