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网友:那有不气死家长日吗?

导读:打还是不打,是个问题 。
孩子|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网友:那有不气死家长日吗?
文章图片

今天,一个意外的话题冲上了热搜 。
不少网友表示,涨知识了!
不少网友分享起了童年挨打的经历……害,说起来都是泪
但也有家长无奈地表示,熊孩子不打不行啊 。
从小到大,几乎没有人能说自己没挨过打 。我们的父母或多或少都受传统观念影响,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不少人都是在父母的打骂中长大的,而当他们成为了家长,可能也认为打孩子是一种有效的管教方式 。
可是,打孩子到底是教育还是虐待?对孩子的危害有多大?“理智”地打小孩是合理的还是家长惰性的借口?
每年4月最后一天是“国际不打孩子日”,是美国的一个反体罚组织从1998年开始提倡的,主要针对是美国一些常见的家长暴力管教、虐待儿童的情况,目前已有上百个国家接纳了这个节日 。
但“不打孩子”这四个字,说得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麻烦 。随着大量媒体宣传,很多家长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因为担心负面心理影响,变得不敢管教孩子,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却并没有体现出在心理抗压承受能力上的优势,过分的spoil(溺爱)最终也spoil(毁掉)了孩子 。
那么,该如何寻找合理的平衡点,更“安全有效”地管教孩子呢?
打VS不打
近期,热播剧《小舍得》中两个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产生“顺其自然”与“爱拼才会赢”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 。剧中一位母亲为了让孩子成为其他家长眼里“别人家的孩子”,逼其超负荷学习,孩子成绩不如意时,将自身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而长此以往,这种对孩子心理的“鞭打”会引发心理问题 。
孩子|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网友:那有不气死家长日吗?
文章图片

据央视网,调查数据显示:受到家庭暴力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孩子 。其中25.7%的孩子表现出“自卑”,22.1%的孩子表现出“冷酷”,56.5%的孩子表现出“暴躁”,这些都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潜在动因 。
另据科技日报,一项新研究表明,打屁股不仅仅是体罚,更可能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 。
该研究将147名10岁到11岁左右的儿童分成两组:40名被打过屁股,其余107名没有被打过屁股 。他们均被排除经历过更严重形式的暴力 。
在研究过程中,每个孩子躺在核磁共振仪机器上,并看着电脑屏幕 。屏幕上显示带有“恐惧”和“中性”表情的演员的不同图像 。结果显示,被打屁股的儿童对“恐惧”面孔表现出更强烈的神经活动,他们面对两种不同情绪面孔的大脑反应与经历过严重虐待的儿童的大脑反应没有明显区别 。也就是说,即使是打屁股这样的轻微体罚形式,也会像更严重的虐待一样,对儿童的大脑产生影响 。
如何科学抑制“打孩子”的冲动?
有家长说:“我也知道打孩子不对,但是孩子太调皮,有时候真的控制不住啊,言语讲不通 。”
面对一天天长大的幼崽,你是不是偶尔也会冒出“真想揍一顿完事”的想法?哪怕我们都懂打孩子对有诸多负面影响,并时不时提醒自己要当“温和而坚定”的家长,打完孩子后也会懊恼后悔,可当愤怒之气沸腾时,我们却不由自主地……
打孩子不对,那该如何科学抑制呢?以下三种方法,供你参考 。
1、警钟长鸣法
打孩子对孩子身心健康、现在和未来的发展都有巨大影响 。然而,“打孩子不好”这个念头在我们急火攻心的时候,恐怕没办法第一时间跳出来阻止我们轮起来的巴掌 。
所以,为了进一步加强认知、深刻领悟,建议大家平时刷手机时,多收集一些下面这样的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