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药|痛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忍忍就过去了”可能会害了你( 二 )


1.镇痛不足引起的患者反复索取药品行为,这是一种假性成瘾,足量镇痛反而不会出现此类情况 。
2.自行选购、服用镇痛类药物,或者非医疗目的药物滥用,这种情况药物滥用有潜在成瘾风险 。
止痛药|痛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忍忍就过去了”可能会害了你
文章图片


但如果正规使用,就不用担心这些问题,比如我们谈之色变的吗啡等止痛药,由于我们历史上存在鸦片战争的民族伤痛,所以有些人的印象中会把它定义为“毒品”,但实际上临床上医疗目的使用吗啡,基本不会让患者产生神经依赖性,也无法让患者出现吸毒者那种飘飘欲仙的快感(非医疗目的使用确实存在成瘾风险) 。
另一方面,“耐受性”也是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 。
比如长期使用止痛药,也许会导致药物敏感性降低,比如原本一颗药就能止痛,现在得吃两颗 。
但耐受并没有坏处,当耐受发生时,临床会考虑加大剂量,或者换一种止痛药,此时依然可以达到止痛疗效 。
只要在合理的用药范围内,加大剂量不会产生严重的药物副反应,也不会对身体脏器造成损伤,药物依然可以安全地代谢掉 。
当超过药物合理用药范围时,那么换一种药就好了 。
每种止痛药的原理不同,条条大路通罗马,一条路不好走了,咱换一条路,到达“终点”的效果还是一样的 。
最重要的是,没有症状的时候是没有必要持续不断地服用镇痛药的 。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的中心思想吧 。
忍痛绝对不是一个好习惯,更不是一种展示坚强的美德 。
虽然一些常见疼痛自己可以应付得过来,但如果长期疼痛,或者疼痛影响到了生活,还是建议大家去医院,谨遵医嘱,合理治疗 。
止痛药虽然可以吃,但也只能缓解一时之痛,终究治标不治本,根治病因才是重中之重 。
审稿专家:路桂军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
参考文献
[1]Marjoribanks Jane, Ayeleke Reuben Olugbenga, Farquhar Cindy, et al.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r dysmenorrhoea. [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5, undefined: CD001751.
[2]Hacker, Neville F., J. George Moore, and Joseph C. Gambone. Essentials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4th ed. Elsevier Saunders, 2004.
[3]Ann M. Bode and Zigang Dong. Herbal Medicine: Biomolecular and Clinical Aspects. 2nd edition. [M]. Biomolecular and Clinical Aspects. 2011
[4]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发展报告(2020).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止痛药|痛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忍忍就过去了”可能会害了你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