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1克就能毒死600多万人的“毒物”,在我们身边竟随处可见

破伤风|1克就能毒死600多万人的“毒物”,在我们身边竟随处可见
文章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还有一种情况,很多人都不知道 。身体中有一些不是由于外伤造成的“伤”,比如中耳炎、鼻窦炎,甚至是皮肤某处长的疖子,也有感染破伤风杆菌的可能 。
因此,容易受伤和接触不洁物质的人群,比如军人、警察、建筑工人、园艺工人、农民、野外作业及探险人员等,就要尤其注意预防破伤风杆菌感染 。
03 破伤风会有哪些表现?
破伤风杆菌在芽孢状态下并无毒性,感染后,绝大部分能被人体自身的抵抗力杀灭 。
但如果人的抵抗力弱,或是在缺氧环境下感染,破伤风杆菌就会从芽孢状态“苏醒”,进行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 。
这些毒素可以通过神经、血液以及淋巴液布散全身,到达中枢后,就会影响中枢内支配肌肉舒张的神经功能,造成肌肉僵硬、强烈收缩 。
影响到不同的部位,会有相应的症状表现 。
比如影响面部表情肌,可以表现为苦笑面容;影响咀嚼肌,会导致张口困难;影响腹肌,会导致腹部肌肉强直如同木板,称为板状腹;影响后背肌肉,则会表现为角弓反张,即整个背部向后反弓……
肌肉持续强烈收缩,还可能造成一系列并发症,如肌肉损伤、断裂、肌溶解,骨折等 。
破伤风|1克就能毒死600多万人的“毒物”,在我们身边竟随处可见
文章图片


如果是咽喉肌肉长时间强烈收缩,就会导致呼吸困难、缺氧、呼吸衰竭、猝死等,这是导致破伤风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
破伤风痉挛毒素除了影响中枢内支配肌肉舒张的神经,还可以干扰其他神经,出现自主神经紊乱症状,如血压忽高忽低,心率忽快忽慢,大汗淋漓,有的患者甚至五分钟就要换一次衣服 。
以上症状,可能会因为轻微的刺激而诱发,比如光、声、接触、饮水等 。
感染破伤风杆菌后,大多数情况下会有7-8天的潜伏期,有时潜伏期也可以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 。一般来说,潜伏期越短者,预后越差 。
04 如何预防破伤风?
预防破伤风,有两种思路 。
/避免感染,正确处理伤口/
如果伤口较浅、较轻,我们可以先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而后晾干或是用消毒、干净的纱布包扎;伤口较深、较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清创等处理 。
但清创后也会有2%的概率发生感染,因此,还有第二个思路 。
/使用抗毒素/
抗毒素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是内源性抗毒素,也就是破伤风疫苗 。是将灭活的破伤风毒素,打入人体内,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达到免疫效果;
第二个是外源性抗毒素,也就是我们说的破伤风针 。是将破伤风疫苗注射到马或人的体内,待马或人产生抗体后,再将血液中的抗体提纯而成 。
马源性破伤风针,称为破伤风抗毒素(TAT),较为便宜,但毕竟是异体蛋白,导致人体过敏的副作用相对较大 。
人源性破伤风针,称为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相对来说价格更贵,但引起过敏反应的概率小,副作用小,更安全 。
破伤风|1克就能毒死600多万人的“毒物”,在我们身边竟随处可见
文章图片


注意,破伤风疫苗是注射抗原,破伤风针是注射抗体,二者并不相同 。
破伤风针只是起临时作用,可以降低得病的概率,但不能降为0 。
因此,在医学上,还是公认注射破伤风疫苗才是最科学、最安全、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破伤风的方法 。
写在最后:
破伤风,是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直至目前仍然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们一定要加强重视 。谨记这四句顺口溜:
伤口小而深
破伤风“上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