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跨境电商SaaS站在风口( 四 )


成立两年多的吉星牛是一家跨境电商订单履约管理的SaaS服务商,2021年累计完成170万笔订单履约,服务了1.5万卖家 。其CEO易杰认为,卖家真正核心的痛点并非ERP而是订单履约,因为这部分成本特别是对于东南亚卖家而言,占到了订单销售额里面的 30% 到40% 。
吉星牛的业务表现亮眼,易杰也曾就业务合作与店小秘有过交流,但易杰告诉志象网,“他们 ERP 已经很完善了,如果说能够跟我们 WMS 系统进行一个对接,帮他们平台去做相应的一些服务肯定很好 。但因为我们规模跟覆盖的范围还没有达到他们用户那个量级 。所以我们现在还在加速奔跑当中,未来是有这种可能性 。”
有一位长期关注SaaS赛道,所在基金也有众多SaaS项目投资经验的投资人认为,“SaaS 不是技术驱动型的,是需求驱动型的,所以怎么去理解客户需求,怎么去迭代产品,才是壁垒” 。
陈耀辉也向志象网袒露道,万里牛每年都在做系统提升、迭代,每一款产品都是几千万的投入,“我们还是一家舍得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投资的公司” 。
同时,万里牛的系统因为其内外贸一体化的特点,可以做到一仓发全球,同时又对接了国内外上百渠道和平台,其实有天然优势支持国内卖家做跨境生意,得到更大营收机会 。
但陈耀辉发现目前的现实情况并非如预期增长的那么快,经过内部系统分析后发现,服务商家做内贸和跨境的重合度只在2%左右 。
毕竟国内的玩法跟跨境的玩法,比如人才积累、包括运营模式的转化还是有所差异 。“很多团队去做跨境往往一开始是亏的,都是要交学费的 。”但陈耀辉也表示,他非常看好国内卖家做跨境的大趋势,“个人大胆预测,未来每100家做国内市场的品牌公司,超过30家以上会同时开展跨境业务,这将给跨境相关行业带来以十倍计的增长空间” 。
【投稿|跨境电商SaaS站在风口】最后,SaaS的机会和市场还不仅限于成规模用户缴纳的服务费 。Shopify在收入结构上的创新就是一个例证 。根据其财报显示,其支付和商家服务收入占比超过60%,这也就意味着可以利用SaaS的获客和留存模式,从金融服务上赚钱 。这或许也对国内的平台型SaaS有所启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