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行为》解读16: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今天是行为这本书解读的最后一讲了,一路跟着万维钢老师学习过来,颠覆了很多常有的认知,也越来越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的背后逻辑,这就是坚持学习最大的好处!

这本书真正的痛点,是让我们直面人类行为的真相,我们了解到五岁儿童的大脑已经有了强烈的阶级烙印,种族歧视,敌我冲突是写进杏仁核里的,以前认为同理心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没想到同理心的本质是为了自己,人类没有自由意志等。
但是,我们仍然还有希望。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活的硬件,它是可以被不断塑造的,所以童年的逆境仍然是可以扭转的,虽然恐惧是个硬件效应,道德出自直觉,但是这一切都可以随着时间改变,无论回顾我们过往的行为,有多么的畸形,多么的难堪,多么让人耻笑,在接下来的余生,你仍可以刻意去矫正自己的动作,持续做正确的事情,当下的行为,就是以后的人生走向。
1.杀戮机器。
每当在电视上看见战争片的场景,都庆幸自己生在了和平年代 ,想着那些战场上的士兵拿枪扫射的样子,换成是我,我肯定做不到。
不过,我们很好奇战场上的士兵到底是什么状态呢?真的像电视里面演的那样杀人如麻吗?其实不是这样。1863年,美国发生了一起历史以来最严重的内战,双方阵亡,受伤,失踪,战场上七千多具尸体。那么到底有多少士兵开枪了呢?
通过维基百科的数据显示,战场上收回来37000把滑膛枪,这里面有24000把里面装满了子弹,根本没用发射,也就是说大部分士兵只是听命令装了子弹,但是根本没有发射。
萨波斯基认为,主要的原因是人们根本不愿意开枪,哪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只有15%--20%的士兵真的开枪。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死伤的人员,答案是大炮和手榴弹。手榴弹和大炮给人的道德感和直接拿枪对准一个人是完全两种不同的道德感,前者没有针对性,后者是带着目的去杀人,更容易导致他们患上PTSD。
同样是上战场,医护人员就很少精神崩溃,因为他们的目的不是去杀人的。
不过,美国对失败加强训练,让他们的士兵在朝鲜战争的时候开枪率到了50%,越难战争中达90%,即便这样,也仍然有美国士兵去主动保护越难平民,甚至开枪指向自己的战友。
【73.《行为》解读16:人的行为是可以改变的】所以,人生可以被改变的,人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变成杀戮机器。但是可以确定的是,人原本就不是杀戮机器。
2.文化也是可以改变的
萨波斯基观察一个狒狒群,本来男女比例平等的狒狒群,由于公狒狒群在外面吃了有病菌的食物病死了,导致这个狒狒群的男女比例一下子变成了1:2,所以这个群变成了一个以女性为主的群,而且剩下的那些公狒狒也大多都是没有什么攻击性的,所以这个群的文化由好斗变成了友好。
互相争夺打架的事情虽然还有,但是打输的狒狒也不会对比自己弱点狒狒发起攻击,因为这个群的狒狒互相理毛,情感上得到充分安慰,它们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很低。
有些从别的狒狒群来的身强力壮的好打斗的公狒狒,加入到这个群以后,居然也认同了这个群的友好文化,变得亲民起来。
所以,让女性当领导,世界会不会更温柔一些?通过武则天和慈禧的经历,单纯让女性当领导可能不太好使,但是把好斗的男性拿掉,应该有用。

3.人也是可以改变的
改邪归正的例子还少吗?当好人当久了,你真的会变成好人。你也许不想做好人好事,但是你可以假装在做好人好事,装着装着,就像了。
人的行为由很多因素共同导致,人很复杂,但是请记住,科学和慈悲可以并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