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1晨读感悟(独自用餐惯了,怎么破())

《别独自用餐》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已经躺尸好多年了。还记得这本书是参加书展的时候某个出版社的编辑送给我的,他还留了他的邮箱,告诉我要看书他免费送我,只需要我出邮费就可以了。唉,真后悔后来弄丢了他。
之所以对这本书不感兴趣,是因为我是个独自用餐惯了的人。到新单位上班后,中午都是在外面随便吃点,总觉得一个人吃饭自由自在,多一个人得多好多事情,好麻烦的。今天的晨读传递给我不一样的理念,原来,顶级的朋友圈是这样打乱的呀:

『关注社交资产』
【0701晨读感悟(独自用餐惯了,怎么破())】其实在小城市,对社交资产的感触更深一些。
我想把孩子送到公立幼儿园,据其他人说,公立幼儿园要排号,要提前报名,很不容易进。我找到了一位朋友,她曾经做过主管教育的县长的秘书,一个电话打过去说明情况,她一会儿回电话说搞定。在普通人看来很难的事情,因为我有这样的“社交资产”,不费吹灰之力搞定。
当然,朋友这次帮了我,下次她需要我帮忙的时候,甚至可能不用她开口,我都会主动帮她,因为经营关系的本质是互惠。
以前做速录师的时候,经常跟公关公司的人打交道。但不做这一行后,觉得自己跟他们不在一个圈子里,没有共同话题了,就把他们给删了。其实现在看来,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虽然可能交集少了,但说不定哪天,我们会因为其他领域有再合作的可能,或者我能为他们再创造价值,将他们变为我的“社交资产”。
如何和牛人做朋友
这个世界的牛人太多了。自从加入小灶群,猫叔就督促我们要更新自己的朋友圈,寻找身边的牛人。近期,我也发现了不少牛人,比如猫叔、奕晴、朗朗,比如群里面的能人:大吃、啵啵、富贵、徐莉(太多了,恕我不能一一点名),比如创作组的小伙伴,比如一个坚持学习、生活丰富多彩的同事,比如我们单位领导,等等。与他们的交往,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能更深层次地反思自己,精进自己。《别独自用餐》告诉我们,和牛人做朋友,要掌握三个度:
001 保持独立
在与牛人交往的过程中,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不要被牛人的光环亮瞎了眼,而忘记自己;不要妒忌牛人取得的成绩,想与之一较高下;不要期望对方高看自己,放低自己的姿态。
有一次记录一个会议,主办方请到了当时大火的于丹担任主讲人。会议还没开始的时候,于丹闲逛看到了我们,就与我攀谈起来。因为我那时候非常迷《百家讲坛》,很喜欢她,就非常激动,拿出笔记本请她签名。她很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这一次会我没做好,因为整个人激动呀,兴奋呀,不能集中精力听她讲课。结果搞砸了,我被名人的光环亮瞎了眼,迷失了自己。我想,这也是现在的粉丝被叫做“迷妹”“迷之”的来由吧,因为他们也在追星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
002 互惠增值
牛人因为牛,想与之交往的普通人自然多。那如何才能让牛人记住自己呢?很早以前,猫叔就给了我们答案:为对方提供价值。你与牛人近距离接触后,自然能从对方身上学到许多东西。等价交换,你也得为对方提供价值才能持续交往。
一开始进入小灶群,我也是下定决心为大家提供价值的,期待因此成为猫叔的好友。第一期读书分享下来,我主动整理了文字稿,然后期待猫叔主动加我……然而没有动静。于是我放弃了……
其实,猫叔没有加我,可能是因为我能为他提供的价值还不够多,像我这样做一点付出就想有所回报的人很多,也许猫叔在静静等待我继续整理读书分享呢,没承想我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人。
所以,要持续提供价值,才能入牛人的法眼。像小灶群里的有些小伙伴,就经常在晨读、猫叔的公众号、剽悍江湖里勾搭猫叔,每次留言的质量非常高,既提升了公众号的形象,又为公众号带来了更多的影响力。这样的人,经常被猫叔公开表扬,实在是我的榜样呀!
003 自我提高
入了法眼还不够,还要努力向牛人靠拢,这才是终极目标。向牛人靠拢,并不是说牛人跑半马,你也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去跟随;牛人经常熬夜,你也不睡等着他。这与杨丽娟追刘德华有异曲同工之处。真正要学的,是要学习对方的长处:牛人公众号阅读量上万,分析原因,模仿之;最近读了什么书,可以跟着买来看看;牛人嘴里冒出了新名词,马上找度娘一探究竟。要学的不是表面皮毛,而是牛人的内里。
再者,还得在自己的领域做出成绩,从入了牛人的法眼,到能与牛人相提并论、平起平座的地步,祝贺你,你自己变成了牛人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