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大卖场至暗时刻:零售商业“逻辑”变轨( 二 )


大卖场还未冲破“新零售骗局”的阴霾,社区团购又来了 。
在新业态的冲击下,连锁商超可谓走到了至暗时刻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20年的数据显示,中国连锁经营超市的客流平均减少4.9% 。
名创优品CEO叶国富更是“疾呼”:社区团购再干一两年,500平方以上的超市基本没戏了 。
潮起潮落之中,不难发现,相比于连锁商超诞生时,国内的供需结构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大卖场在中国生根发芽的年代,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那是一个零售渠道不健全和商品“供不应求”的年代,全品类大卖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
1991年,上海第一家联华超市开业时,顾客多到工作人员只好在门口拉起绳子维持秩序;晚上超过营业时间,还有很多顾客在超市内购物,甚至卷帘门都关不上 。
有数据显示,大卖场行业到2007年的增长率已经超过50% 。
那是综合型商超的高光时刻,但当今是供大于求的时代,消费者选择更多,在家门口或者在网上,就能买到一切生活所需品,“大而全”的连锁超市,星光正愈发黯淡 。
这是时代“换轨”的信号,传统大卖场必须接受现实 。
轮回大卖场必须转型,但方向何在?
海外企业或许能成为参照案例 。美国的连锁超市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并在随后的四五十年间保持高速发展;美国的超市渠道日杂销售额占比,到1967年时就已经达到66.7% 。
高速发展之下,超市业态进一步细分,出现了以沃尔玛为代表的折扣超市、以Costco为代表的仓储会员超市、以全食为代表的高端有机食品超市等业态,
这和今日国内“分散”的零售渠道相类似,在连锁商超外,还有菜市场、中型便利店,以及新兴的“国产”仓储店,以及前置仓、社区团购等网络渠道 。
不过,分散的业态最终会走向集中化 。1977年时美国39家最大的折扣连锁店,占据了折扣店总数的49.3%;到20年后,这一数字增长到了94% 。
另有数据显示,1992年到2010年间,美国日杂食品销售的CR4(行业前四名份额集中度)由17升至37 。
大超市恒强,中小超市只得被“末尾淘汰”,这符合商业进化的逻辑,而最终挺过大浪淘沙的企业,都是个中强者,包括沃尔玛、Costco等 。
反观国内,连锁商超的集中度,势必会进一步提高 。
【投稿|大卖场至暗时刻:零售商业“逻辑”变轨】尤其在当下,社区团购猛烈冲击实体业态,而在社会零售总需求趋于稳定的市场环境中,传统综合大卖场也将走向细分,最终进行洗牌 。
例如在欧洲,各类零售门店都集中在城市社区的商业区中,甚至两家超市都是“门对门”开业,但超市门店也有着明确细分:比如在德国门兴格拉巴赫市,当地的Fressnapf就是宠物相关产品店、Hornbach就属于家居建材卖场 。
不仅在欧洲,国内零售业态的细分早已出现,当综合超市的狗粮猫粮和大家电“卖不动”时,自然就会分化出宠物用品店、3C家电行等;垂直业态并非新鲜事 。
最终,超市经营的“王道”,还是性价比 。
在性价比方面,日本的“业务超市”是可观察学习的案例 。由沼田昭二在1981年创办的“业务超市”,现在已经成为日本最知名的食品超市之一 。
“业务超市”缘何被称为食品超市,因为门店内近4000种sku中,几乎全部是大包装的半成品食材,且优格优惠,而自有品牌在销售额中的占比,也超过了30% 。
以业务超市售卖的澳大利亚进口牛肉为例,每斤折合人民币30元,在日本全国平均最低工资为每小时900日元(约合人民币61元)的标准下,即使低收入家庭也完全消费得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