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教育之后,下一个强监管是否会是医药?( 二 )


文章图片

从我国公立医疗机构销售医药类别来看,化学药、中成药近5年呈现下降趋势,而生物药逐年上升 。一方面,生物药在技术上更为领先,可以创新的地方很多,抗体药物、蛋白重组等细分领域近年来得到广泛发展拓宽了生物药的边界 。另一方面,生物药在疗效上更优,且其毒副作用相较于化学药更低 。无论是技术拓展还是疗效上,生物药都占优的局面使其未来仍有较强增长的空间 。
投稿|教育之后,下一个强监管是否会是医药?
文章图片

从医保体系格局来看,化学仿制药集采已经进行了5轮,而生物药的集采工作还在规划中 。
集采最大的特点便是降价,以价换量 。
我国早期仿制药的格局十分分散,政府在2013年制定了有关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规定,在2015年正式实施一致性评价,2018年4+7城市带量集采开始实施,并于同年对部分品种展开一致性评价 。随着带量集采的常规化,一些重磅药物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
根据西部证券相关研究显示,近年来的集采每年都会有1轮谈判,自2016年到2020年,参与谈判品种累计达到379个,每年成功谈判的进入集采名单药物平均降价50% 。自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医保局接手医保谈判,谈判类别也从抗癌药物扩充至呼吸系统疾病、肝病、心血管疾病等类别 。
投稿|教育之后,下一个强监管是否会是医药?
文章图片

药企是否有意愿参与带量集采?可以肯定的是,以价换量并不需要每个药企热衷,但有药企参与你如果不进,那么市场份额便会被蚕食,这便是药企与医保局的博弈,也是药企间的囚徒困境 。如果药企能够提升效率,仍可以赚取超额收益,这也是社会化生产制造业要走的路径 。
虽然成为制造业代工厂并不是每个药企的愿望,但在研发与创新的道路上,并不是每个药企都是有足够底气走下去的,这种药企的路径分化是一种监管的探索,也是在变相促进药企们选择自己的路径归属 。
03“三医联动”改革,医药监管的当下医药市场是否自由化?不去想其他的方面,医药行业目前所受到的监管是多方面的,但资本自由投资与鼓励自由创新、自由竞争的行业导向从未改变 。
回顾整个医疗体系的变革,我们经历了较为艰辛而长久的摸索,“三医联动”改革也在紧密实施中 。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契机也从顶层设计上为我们理清医疗体系的监管格局 。
2015年,药审改革开始,我国的医药体系改革正式拉开序幕,我国的医药行业也正式摆脱多头监管的局面 。药监局负责新药的审批及一致性评价;医保局发挥购买者职能,统筹医保与终端支付;卫健委深化医院体系改革,医药分离、分级诊疗等医院事业单位内部调整 。
如今的改革已经走过了药监局的改革阶段,医保局是当下改革进行的重点,从其发布规章的数量也能够看出 。医院体系的变革是牵扯最多也是最困难的,要看政府是否有决心去实施变革 。
投稿|教育之后,下一个强监管是否会是医药?
文章图片

2019年4月,医保局颁布2019年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并于同年8月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此次修订药品目录将对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以及原研药统一定价 。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医保局又将当年谈判纳入新药写入药品目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