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以为是痔疮,不料是直肠癌!云南女白领来杭求医,“我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采访人员 吴朝香
频繁便血,她以为是痔疮,没想到竟然是直肠癌 。得知肛门要被切除,她实在难以接受,最后北上千里,从云南来到了杭州 。
确诊低位直肠癌
女白领无法接受挂“大便袋”
见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主任医师宋章法时,陈女士像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低声啜泣:“宋医生,您帮帮我,我不想挂造口袋,只想和正常人一样地生活 。”
陈女士回忆说,今年春节前,她出现了频繁便血的症状,由于工作性质需久坐,她第一反应是痔疮引起的便血,也没太当回事儿 。
不久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她来到当地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给了她当头一棒——确诊为直肠癌,肿瘤位置距离肛门只有4cm,且是局部晚期,肿瘤很大,需要先行放疗寻找手术机会 。
痔疮|以为是痔疮,不料是直肠癌!云南女白领来杭求医,“我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文章图片

视觉中国 供图
“当时我一下子就崩溃了 。”热爱生活的陈女士大受冲击,但很快选择接受现实 。她下定决心积极配合治疗,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术前放疗 。
眼见着越来越符合手术条件,有两个问题却让陈女士犯了怵——
原来,陈女士的肿瘤距肛门太近,盆腔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一旦损伤或者没有精确切除,就会严重影响大小便以及其他功能 。
并且,由于低位直肠癌更容易发生结直肠肿瘤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吻合口漏,从而引起严重腹腔感染和腹膜炎,因此需要做临时性保护造口,“挂大便袋子”,这让一向爱美且对生活质量要求高的陈女士难以接受 。
于是,在病友的介绍下,她坚定“北上”,找到了浙大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 。
创新技术“双管齐下”
成功为其解忧肠
【痔疮|以为是痔疮,不料是直肠癌!云南女白领来杭求医,“我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在宋章法主任医师的诊室内,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慕名而来,向他寻求帮助 。他们的当中的很多人,都和陈女士有同样的诉求:不挂“大便袋”,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
针对患者保肛、不做造口的诉求,浙大邵逸夫医院肛肠外科探索出了全新的治疗方案:机器人手术联合支架法肠道转流术 。
宋章法主任医师介绍说,低位直肠癌由于盆腔空间局限狭小,边上神经很多,就算依靠传统腹腔镜手术保住肛门,患者随后的大小便功能和性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机器人手术恰恰是应对这一难点的有力武器 。
“机器人手术术中视野立体,具有三维放大的效果,使得手术操作更精准,机器人的机械臂手腕灵活,能大角度在狭小空间内进行仿真操作,更好地保护患者神经和血管等组织,也让创伤变得更小 。可以说,机器人手术兼顾了根治肿瘤和微创,又最大限度保留了脏器功能,让‘大手术’实现‘小切口’‘小损伤’,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宋章法说 。
至于陈女士最担心的肠造口问题,宋章法主任医师又拿出了一件“小沙漏”一样的新法宝——可降解小肠转流支架 。
这是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的最新临床发明,打破了沿用166年的做临时性造口、需二次回纳的传统术式,专门针对低位直肠癌患者 。它的原理是让支架代替“大便袋子”起到阻拦肠液流入大肠的作用,在支架的近端小肠内放置引流管把肠液引导到腹壁外 。
痔疮|以为是痔疮,不料是直肠癌!云南女白领来杭求医,“我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文章图片

视觉中国供图
“一般吻合口漏高发于术后前两周,而由特殊无害生物材料制成的可降解支架三周左右会自动降解,此时引流管和腹壁已经粘连形成窦道,把引流管拔除,肠液自然会流入大肠形成粪便,顺利从肛门排出,无需进行二次手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