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售价上千成本不足10元,医美产品造假何时休?( 二 )


销售渠道打通,几位犯罪嫌疑人有了“成功”的错觉,但假冒产品总会露出马脚 。一名家住天津市红桥区的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减肥产品后感到不适,怀疑买到了假药并报警 。公安机关经侦查后分别在山东济宁、湖北武汉等多地将1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获,并缴获仿冒“保妥适”“粉毒”“白毒”等进口品牌的A型肉毒毒素5万余支 。
2020年7月15日,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对11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 。2020年10月15日,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全部采纳检察机关提出的诉讼请求,对11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及罚金 。
医美乱象屡禁难绝 爱美更要擦亮双眼
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美容已经从简单的保养变为更为复杂的手术治疗,也早已不是明星的专属,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开始尝试用医疗手段让自己变得更美 。中国整形美容行业协会发布的年度报告预测,到2022年,中国整形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巨大的市场带动了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也逐渐成为孕育医美行业乱象的温床 。
杜颖介绍,随着近年来打击力度不断加强,医美行业制假售假手段越来越丰富,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 。在这起案例中,研发生产团队全部具有博士和硕士学历,并且大多有生物工程专业背景,有药厂研发工作经历 。“这个研制团队是非常专业的,运用了一些基因工程方面的手段进行仿制,经过专家鉴定,药品也有一定的瘦脸效果 。”
但有效果并不意味着安全 。杜颖介绍,“杜博士”和其他研发生产人员在灌装药品时并不能保证无菌环境,仅仅是在一间几平方米的房间里将药粉装入西林瓶 。“这样的药物注射到身体里是有很大健康风险的 。”
除此之外,由于我国有严格的药品准入机制,为了缩短研发时间、利用名牌效应,梁某和“杜博士”选择制假售假,其根源是医美市场蕴含的巨大商业利益 。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医美行业乱象频发说明该行业监管仍存漏洞 。他表示,仅仅依靠相关部门进行监管还不够,需要发动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力量,通过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来引导市场发展方向 。“行业协会能够从内部进行自我管理,这种管理要比政府部门的监管更直接 。”
如何避免“踩坑”?相关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人们有医美方面的需求是非常正常的,但要尽量选择正规的医美机构进行美容和整形,检查相关机构和人员的从业资格,除此之外还要戒除“贪便宜”的思想 。“这个仿冒‘保妥适’之所以能卖得那么好,还是因为售价比正品便宜很多,人们在挑选产品时切忌只看价格而忽略了质量,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杜颖说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尹思源
编辑:高珊珊
流程编辑 吴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