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次全国医院“国考”放榜:协和第一,华西第二!

你家医院排名第几?
第二次医院“国考”放榜啦!
2021年3月30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布了《关于2019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有关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 。这是继去年首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发榜后,国家层面公布的第二次医院全国“大考”成绩 。
在综合医院的前三甲中,第一名、第二名不变,仍为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名由去年的第五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取得 。
整体来看,2019年度绩效考核数据质量显著提高,部分指标向好趋势明显 。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医院的运营效率和内部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 。
综合医院全国12强名单出炉,
还有医院被点名表扬
本次考核沿用了既往的评价规则,从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这四个维度,对全国2413家三级公立医院(综合医院1306家,专科医院580家,中医医院527家),进行了分类考核评价 。
在综合医院类别中,考核结果被分为A++、A+、A、B++、B+、B、C++、C+、C这9个等级 。排名区间的前1%是A++ 。这意味着,全国只有12家综合医院可以得到A++评级 。
据“健康界”和部分医院公布的信息,按照名次排序,这12家医院分别是: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北京协和医院|第二次全国医院“国考”放榜:协和第一,华西第二!
文章图片


2018-2019年住院患者满意度比较
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内部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但绩效考核也反映出一些问题 。比如,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突出,内部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均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为:
1.从区域发展看,华北、华东、中南地区以及西南的四川省和重庆市三级公立医院整体指标较好,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除四川省、重庆市外)整体偏弱 。
2.医疗服务能力、科研项目经费、紧缺医师配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也呈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西藏自治区的出院手术患者四级手术占比不足10%,黑龙江省、辽宁省、西藏自治区、吉林省等地的低风险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MI(病历组合指数),值排名前20的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集中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儿科医师占比相对较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湖南省的精神科医师占比相对较低,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医护比未达目标值 。
3.住院患者跨省异地就医现象仍然存在,流出患者数量最多的省份仍然为安徽省、河北省、江苏省、浙江省和河南省,住院患者流入最多的地区前5位依然是上海市、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共占全国异地就医患者的52.7% 。
4.295家三级公立医院的医疗盈余率(收支结余)为负,部分医院的人员经费占比超过40%,39.04%的医院资产负债率大于50% 。
5.仍有316家三级公立医院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未能达到3级,部分医院尚未建立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台账、制定大型医用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计划 。
6.西藏自治区、陕西省、安徽省、上海市、湖北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8个地区平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仍高于40,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和陕西省以及部分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上升趋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