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吃糖太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这是伪科学

较真要点:
【糖|吃糖太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这是伪科学】1、最近,有文章称:“吃糖引起智力下降,是因为人体大脑体液的酸碱度(即PH值)与智商有直接关系 。体液酸性偏高时,智商较低” 。这其实是人体“酸碱理论”的变种 。人体酸碱理论已经被广为批驳,其创始人也在美国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人体有精密的调节体系,不管吃什么喝什么,血液的pH值都被精确地维持在7.35到7.45的范围 。所以,“大脑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有直接关系”是伪科学,吃糖并不会导致人智力下降 。
2、“持续高血糖不利大脑健康”是有科学依据的,建议孩子们少吃糖也很合理,但这跟“吃糖太多影响大脑发育”并不是一回事 。
3、网文中还提到了许多“常吃引起智力下降”的食物,比如油炸食品、奶油食品、精白米面、肥肉等等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食物高油、高热量、营养成分较为单一,确实不是健康的选择 。如果日常食谱中它们的比例比较大,确实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饮食结构 。但它们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毒药,没有必要用这种夸张的方式去恐吓公众远离它们 。
查证者:云无心 | 食品工程博士
糖|吃糖太多影响儿童大脑发育?这是伪科学
文章图片

吃糖过多不利健康,尤其是儿童健康,这已经广为人知 。而网上流传的一篇《吃糖过多会引起智力下降》,似乎为糖的危害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正确的主张并不需要虚假的理由去支撑,“吃糖引起智力下降”是真的吗?
一、“大脑体液的酸碱度与智商有直接关系”是伪科学
网传文章称:“吃糖引起智力下降,是因为人体大脑体液的酸碱度(即PH值)与智商有直接关系 。体液酸性偏高时,智商较低;碱性偏高时,智商就高 。人体体液的PH值通常在6.8-7.5之间摆动,直接影响其变化的则是饮食 。糖是典型的酸性食品,若经常吃糖过多,则其PH值会偏于酸性;反之,经常吃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等碱性食品,则其PH值就会偏于碱性 。”
这其实是人体“酸碱理论”的变种 。人体酸碱理论已经被广为批驳,其创始人也在美国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
在通常的“人体酸碱理论”中,是说“酸性体质生病,碱性体质健康”,而“碱性食物调节酸性体质” 。食物进入人体,第一步是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再运输到人体其他部位被利用 。所谓“碱性食物调节酸性体质”,指的是调节血液酸碱性 。而人体有精密的调节体系,不管吃什么喝什么,血液的pH值都被精确地维持在7.35到7.45的范围 。
“大脑体液”指大脑中的血液或者脑脊液 。大脑血液的pH值跟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一样,被精确地控制在7.35到7.45的范围内 。而脑脊液的pH值正常范围是7.31到7.34,比血液pH还更为稳定 。在中枢系统炎症时脑脊液的pH值会降低,化脓性脑膜炎时降低更为明显 。
不管是血液还是脑脊液,其酸碱性都不会受到饮食的影响,“直接影响其变化的是饮食”纯属信口开河,所谓“经常吃糖过多,则pH值会偏于酸性” 是无稽之谈,而“经常吃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等碱性食品,则其pH值就会偏于碱性”则是正确的废话——不管吃什么食物,其pH值都保持在碱性 。
二、“持续高血糖不利大脑健康”有科学依据,但跟“吃糖太多影响大脑发育”并不是一回事
糖对大脑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脑细胞的活动需要葡萄糖来供能,每天需要的葡萄糖大约在150克 。如果葡萄糖供应不足——比如低血糖,人体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就会大受影响 。
大脑对葡萄糖的需求是持续不断的,需要维持血糖的稳定 。所以,人们每天需要300克的碳水化合物,理想状态是缓慢消化,尽量减小血糖的波动 。所以,营养指南中推荐饮食中大约一半的热量来自于“复杂碳水化物”,比如全谷、粗粮、糙米等等 。而糖、麦芽糊精、精米白面等“高升糖碳水化合物”,就不在推荐范围内,反而是建议尽量控制它们的摄入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