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多少,可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二 )


坏胆固醇的另一个降脂目标为2.6mmol/L,那么,哪些患者需要控制在该目标范围呢?2.6mmol/L以下主要适用于危险分层为高危的患者 。高危患者主要包括三类人群:(1)总胆固醇≥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mmol/L;(2)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3)未来10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10%的患者,这类患者通常合并高血压,2-3个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等 。这三类患者虽然未发生过主要心血管事件,但这些高危因素的存在,会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因此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较低水平,即2.6mmol/L以下,以降低相应风险 。
除此之外,其余患者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3.4mmol/L以下即可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多少,可最大限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文章图片

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用什么药好呢?
他汀类药物 。目前常用的他汀有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辛伐他汀等 。他汀类降脂药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可使坏胆固醇至少降低25%,最高降幅可达50%,疗效显著且获益明确 。他汀的另一个作用是稳定动脉斑块,因此也适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的患者,长期服用可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 。
使用他汀时需注意:
起始剂量建议选择中等强度他汀,如每日服用10-20mg阿托伐他汀,或每日服用5-10mg瑞舒伐他汀等,该剂量范围的他汀有利于降低肝功能异常、肌肉损害、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疗效欠佳时,建议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二者联用不会增加他汀的不良反应,且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幅进一步增加18% 。
不同的患者对他汀的耐受性不同,部分患者在使用期间可能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因此,用药后应注意有无相关症状,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主要包括监测转氨酶(ALT与AST),以早期发现有无肝功能异常,高于三倍正常上限时应停药;注意有无肌肉疼痛、无力、压痛等症状,并定期监测肌酸激酶(CK),以了解有无肌肉损害,重者应停药,以预防横纹肌溶解;注意监测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以了解有无新发糖尿病的出现,血糖异常时,可通过控制饮食与增加运动降低血糖,必要时应启动药物降糖 。
对他汀不耐受的患者,可采取四种方法减轻不良反应:(1)更换另一种他汀;(2)适当减少他汀用量;(3)隔日服用他汀;(4)更换为非他汀类药物 。对于出现可能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时,如急性肝衰竭、横纹肌溶解等,只能停药 。
在用药期间,应同时控制饮食,少吃富含胆固醇与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适当增加富含植物固醇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等,更有利于血脂的控制 。
需要注意的是:降血脂的同时,还应同时控制好心脑血管疾病的其它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才能进一步降低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发病风险 。
综上,为了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不同的患者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不同的范围:发生过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等疾病的患者,应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若已位于1.8mmol/L以下,应在原数值上应再降30%,严重偏高的患者,可先以“原数值的50%”作为首要降脂目标;总胆固醇≥7.2mmol/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9mmol/L、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未来10年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10%的患者,应控制在2.6mmol/L以下,其余患者控制在3.4mmol/L以下即可 。因此,血脂的控制不能一概而论,否则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依然较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