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神药的弱点?有关二甲双胍的5大争议|用药知识

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
导读:近年来,虽有新型降糖药物的强势崛起,但提到二甲双胍,相信大家脑海中仍会马上想到“一线”、“减重”、“安全”、“预防糖尿病”,甚至是“抗肿瘤”、“抗衰老”等“神药”标签 。不过以上内容今天我们不谈,聊一聊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中颇具争议的5点 。
二甲双胍伤肝肾?
对于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二甲双胍的用法有讲究 。
二甲双胍口服后主要由小肠吸收,几乎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在体内不经肝脏代谢,主要以原形经肾随尿液排出 。二甲双胍本身并无肝肾毒性,肝肾功能正常者,可以使用 。但“肝肾功能异常”是二甲双胍相关乳酸酸中毒的危险因素 。
肝功能不全者
1.二甲双胍本身无肝脏毒性;
2.有关二甲双胍用于肝脏功能不全者的资料较少 。一项meta分析显示:二甲双胍能够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减轻肝损害 。并且在这类特殊人群中使用除了未导致肝功能进一步损害以外,反而还表现出有利的倾向 。
就二甲双胍用于肝功能不全人群中的使用注意,《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版)》建议:肝功能严重受损会明显限制乳酸的清除能力,建议血清转氨酶超过3倍正常上限或有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二甲双胍,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的患者使用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
肾功能不全者
“仅依据蛋白尿停用二甲双胍”是临床常见误区,而二甲双胍本身并无肾毒性 。
就此问题,有学者专门做过RCT研究:研究人员以血清肌酐和尿白蛋白作为评价肾功能变化的观察目标,将393名使用二甲双胍并患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继续使用二甲双胍,一组停止使用,观察4年结果如下:“继续使用组”比停止使用组在血清肌酐和尿蛋白方面无显著差异,并且“继续使用组”有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白蛋白/肌酐的趋势 。
就二甲双胍用于肾功能不全人群中的使用,国内外主要指南均建议根据 eGFR水平调整剂量,并且国外指南更为宽泛:
2018版《二甲双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eGFR≥60ml/(min·1.73m^2):无需调整剂量;
eGFR 45ml-59ml/(min·1.73m^2):减量;
eGFR<45ml/(min·1.73m^2):禁用;
2020版《ADA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
eGFR>45ml/(min·1.73m^2):无需调整剂量;
eGFR 30~45ml/(min·1.73m^2):需评价风险与收益;
eGFR<30ml/(min·1.73m^2):禁用 。
禁用于慢性心力衰竭?
二甲双胍的慢性心力衰竭禁忌证早已是过去时 。
并且,与此固有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建议,二甲双胍应作为糖尿病合并慢性心衰患者的一线用药(IIa,C),禁用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2020ADA指南也建议,对于患有稳定性充血性心衰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eGFR>30ml/(min·1.73m^2),可用二甲双胍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合并急性和不稳定性心衰的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是禁止使用的 。
实际上早在2007年,二甲双胍于心衰患者的禁忌证已被美国FDA撤回 。随后在ADA每年更新的指南中,二甲双胍均推荐用于肾功能正常、稳定的心衰患者 。欧洲版和中文版二甲双胍说明书中已删除慢性心衰的禁忌证 。
为什么会担心心衰患者的吃“胍”问题?
这是由于,既往认为当机体发生心衰、心梗等诱发组织缺氧状态的疾病时,双胍类药物由于增加乳酸的产生,会使乳酸酸中毒的发生风险增加,因而将其列为心衰患者的绝对禁忌药物 。加之,由于双胍类药物的同门——苯乙双胍,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了一些致命性乳酸酸中毒事件而被撤出市场,对其后续药物上市审批也带来了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