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齐策一 战国策齐策翻译及原文

战国策齐策翻译及原文释义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战国策的专著,也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战国策的专著 。
一:战国策齐策翻译及原文《战国策》齐策翻译及原文如下:
一、《战国策》齐策翻译
孟尝君因为瞧不起他门客中的某个人,因而就想把他赶走,鲁仲连对他说:猿猴离开树木居住在水上,那么它们就不如鱼鳖;经历险阻攀登危岩,那么千里马就不如狐狸 。曹沫高举三尺长的宝剑劫持齐桓公,一军人马都不敌他一人之威 。
假如曹沫放下三尺长剑,而拿起锄草用具与农夫在田地中干活,那么他就比不上农夫 。因此做事舍其所长,用其所短,就是圣明的尧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如今让人做他不会做的,做不来就认为他没有才能;教人做他做不了的,做不来就认为他愚笨 。
愚笨的就斥退他,不才的就抛弃他,假使人人驱逐不能相处的人,将来又要互相伤害报仇,难道不是为世人立了一个戒条吗!孟尝君说:好 。于是就不驱逐那个门客了 。
二、《战国策》齐策原文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欲逐之 。鲁连谓孟尝君日:猿猴错木据水,则不若鱼鳖;历险乘危,则骐骥不如狐狸 。曹沫奋三尺之剑,一军不能当 。使曹沫释其三尺之剑,而操铫鎒与农夫居垅亩之中,则不若农夫 。
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今使人而不能,则谓之不肖;教人而不能,则谓之拙 。拙则罢之,不肖则弃之,使人有弃逐,不相与处,而来害相报者,岂用世立教之道哉?孟尝君日:“善!”乃弗逐 。
《战国策》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 。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

二:战国策齐策六十六字令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
【其三】
【战国策齐策一 战国策齐策翻译及原文】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三:战国策齐策四连环
解连环
椎解连环
《战国策·齐策六》
【原文】
襄王卒,子建立为齐王 。
君王后事秦谨,与诸侯信,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不受兵 。
秦始皇尝使使者遗君王后玉连环,曰:“齐多知,而解此环不?”
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 。
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谢秦使曰:“谨以解矣!”
?
【今译】
战国时,齐襄王死后(公元前265年),襄王卒,他的儿子建继位,被立为齐王,由君王后垂帘听政 。
君王后对待秦国非常恭谨(事秦谨),跟其他诸侯来往也很讲信义、诚信(与诸侯信),所以齐王建即位后,在位的四十多年间(以故建立四十有余年),没有遇到战争及遭到外敌的侵扰(不受兵) 。
秦昭王(秦始皇当为“秦昭王,因为君王后死时(公元前249年)秦始皇尚未即位) 。
秦昭王为了试探齐国,曾派使臣到齐国赠送给齐襄王后一副玉连环,并且试探她,传话说:“齐多智,而解此环不(我经常听说齐国人很聪明,多智谋之士,请问齐国人能否解开这个玉连环呢)?”
当时齐襄王后接过玉连环,把玉连环拿给群臣们传看,却没有一个人知道解开的办法,群臣们都不知道怎样解开它,群臣不知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