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互联网留不住科学家( 四 )


今年5月,《华尔街日报》爆料,DeepMind已经和谷歌争吵了数年,前者希望在运营上获得更多自主权,以及一个独立的法律架构 。但谷歌最终收紧了对AI研究的控制,在今年彻底拒绝了这一请求 。
与此同时,谷歌原本就有多个AI研究团队,在收购了DeepMind之后,就和已有研究团队如Google Brain产生了不愉快 。据The Information消息,有谷歌员工不满于Deepmind的特殊地位,他表示Google Brain已经证明了自身的价值,他们所做的事情是基于谷歌已有的业务,开发例如优化地图的图像识别功能、优化语音识别能力之类的工作 。
但转头一看,DeepMind研究的东西看起来很厉害,但折腾了几年什么钱也赚不到,可能未来十年时间都做不到收支平衡 。更可气的是,在团队之间的交流当中,他们发现DeepMind的高管似乎并不欣赏谷歌已经开发的机器学习算法,因此颇有抱怨 。
最舍得在基础研究上砸钱的谷歌尚且如此,就更别说靠着融资运营的AI初创 。比如在2016年,由三巨头之一的Yoshua Bengio创立的AI公司Element AI就因为落地不顺利,在去年烧完了所有融资之后黯然倒闭 。
而在国内,能够看到较完整财务数据的就只有被称为AI四小龙的商汤、旷视、云从和依图,他们已经是此次AI创业热潮中的明星公司 。
四家公司在一级市场融资接近500亿元,总估值超过了1400亿元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商业化的脚步却迟迟没有达到理想的进展 。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去年的收入计算,商汤已经是亚洲范围内最大的AI软件公司 。在中国计算机视觉软件供应商市场,商汤科技以11%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第二名市场份额为6% 。
但不管是排第一还是第二,没有一家公司真正挣了钱 。
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在过去三年半累计亏损242.72亿元,旷视2018-2020三年累计亏损127.7亿元,云从这三年亏损超26亿元,依图两年半亏损61亿元 。基本上属于卖的越多,就亏的越多 。
AI四小龙的窘境是整个行业进展缓慢的集中表现,据业内人士介绍,AI落地主要以to B/G的模式为主,更像是做着定制化外包的角色,还存在因无法直接用户群体而缺少海量的数据问题 。
当现在AI发展遇到瓶颈,大厂高层的耐心可能就没那么多了 。
明德说,做研究需要长期稳定的投入,自己也不愿意在企业被考核、一直被业务纠缠,还是希望回到比较自由的高校 。
近几年,中国互联网巨头被吐槽离基础科研越来越远,离卖菜越来越近 。一个被经常引用的例证是,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出2020年“十大颠覆性技术”中,并无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身影 。而AI,原本是离互联网最近的一个基础研究方向 。
【投稿|互联网留不住科学家】(明德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