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艺片,拿奖再多也没人看?( 二 )


可当下的娱乐方式有太多了,线上玩玩游戏、看看直播、刷刷小视频,追剧和综艺等等,方便又省钱,线下的选择也不少,吃饭喝酒买东西,剧本杀密室打麻将 。
电影对普通人来说有什么吸引力?
票价越来越贵,在大城市去看一场电影来回要花费的交通时间,比电影时长还要长,观影的过程还不太好交谈,看完也就散场的十几分钟里会聊一聊片子 。没有了春节、国庆这样大的节假日的加持,电影根本打不过其它娱乐方式,今年大档期内外票房市场极度冷热不均的现象就是证明 。
电影|文艺片,拿奖再多也没人看?
文章图片

而另一个很多人都会举的例子是:如果一个上班族,五一放假了要跟心仪的异性约会,是选择去看《你的婚礼》还是《悬崖之上》?
再延展下去,能让现在的观众走进影院的理由,要么是话题热度超高的大片,像新的影史票房冠军《长津湖》,要么是能去电影院里找找共鸣、宣泄情绪的,像《你好,李焕英》,或者是那些视听体验佳的好莱坞爽片——
文艺片几乎不占优势 。
小成本制作,宣发预算也有限,玩不起铺天盖地的营销,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影片上映了;影院也不是公益组织,有大片上映自然要多给排片来维持经营,想看文艺片的观众只能选择特别早或者特别晚的非黄金时段的场次;一部大片要花上几百、几千人的时间和心血,几亿的投资规模,来博取更高的票房,小成本艺术片如果也能赚到相同的钱,大片厂费那么大劲图什么?
道理大家都懂,但文艺片就不该存在、不配有观众吗?
当然不是 。
该认命吗?“艺术电影是小众电影,但是观众多样性的电影审美还没有培养起来,所以艺术电影的观众也是小众的 。”有知名导演对毒眸如是说道 。
去年《气·球》上映时,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教授左衡也曾对毒眸表示,艺术电影最核心、稳定的受众数,保守估计可能只有15-50万人 。
电影|文艺片,拿奖再多也没人看?
文章图片

《气·球》(图片来源:豆瓣)
毒眸也曾经在论坛里讨论过艺术片观众的问题,像《小偷家族》《波西米亚狂想曲》《冈仁波齐》《百鸟朝凤》这些相对现象级的艺术片,最终票房落在1亿左右,换算成人数的话约为300万人 。
不管观众是几十万还是几百万人,对艺术片来说,最难的都是如何培养、调动它们的目标观众 。这个问题,或许要回到电影本身来回答 。
第五代导演何群曾公开表示,当年《黄土地》的拷贝只卖了30多个,“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影整体都呈这种状况,那就是对艺术的追求和创新要远远大于对市场的欲望 。”
电影|文艺片,拿奖再多也没人看?
文章图片

《黄土地》
“拍得再好看一点吧 。”有从业者强调,一些艺术片专注于“自己的那点事”,讲的故事离普通人太远,“甚至有一些故作玄虚、不知所云的片子也打着艺术电影的名号去掩饰自己的差劲 。”也曾有知名类型片导演对毒眸表示,现在很多电影创作者的叙事能力太差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