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艺片,拿奖再多也没人看?

电影|文艺片,拿奖再多也没人看?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毒眸,作者丨张颖
一年多之前,电影《野马分鬃》的风头很盛,在戛纳、伦敦和釜山等多个国际电影节亮相,又在国内的平遥影展和海南岛电影节拿奖,转了一圈,好评如潮 。
彼时和电影从业者的聊天里,大多是对影片的赞赏好评,但大家又都心知肚明:这片子上院线也卖不了多少钱 。
六天前《野马分鬃》上映了,现在票房刚过千万,如预言中的那样,没有打破“电影节电影”、文艺片的院线票房“魔咒” 。
电影|文艺片,拿奖再多也没人看?
文章图片

不久前上映的《乌海》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况,其实每年都有一些这样的影片勇闯大银幕,有成熟导演像万玛才旦的《气·球》《撞死了一只羊》、王小帅的《地久天长》等,或者新人新作,像《过春天》《第一次的离别》等 。
它们入围国际或者国内的电影节,被当做艺术作品来讨论,获得认可和关注,而一旦进入到院线面对大众,又跌入票房平平的“命运”里,无人问津 。
这些电影好看吗?怎么定义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看的?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一些还不错的“小片子”多卖点钱?
在当下,电影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有什么意义和功能?
设想,如果小成本文艺片都能卖大钱,那么漫威和工业大片怎么办?
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来找一找“野马们”在国内票房市场“野”不起来的原因 。
观众凭什么走进影院《野马分鬃》讲的是一个即将毕业的男孩,买了一辆破二手车,和好朋友一起“上路”的青春故事 。但与很多剧情片不同,它有好像没有讲什么明确具体的故事,拍的是一种青春状态:
一些看起来没那么“体面”的年轻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按照自己的方式肆意生长的状态 。
电影|文艺片,拿奖再多也没人看?
文章图片

当时戛纳官方给影片的评价里有一句“hides an inventive and unpredictable odyssey asfree as the air, with a totally fresh perspective on Chinese cinema”,认为它未知又有新意的冒险,像空气一样自由,有中国电影的新视角 。
国内上映后,影片豆瓣评分6.6,给出四星和三星的观众占比最高,评价尚可;一批电影人在首映礼大加称赞,为影片站台 。
但,这些并不是大众掏钱买票进电影院看电影的理由 。我们讨论一部电影在电影节获奖、业内好评,和讨论观众看电影的行为动机时,是两种不同语境的 。
写到这里的时候,微博热搜正好有“情侣看电影的小tips”词条,点开后看到热度比较高的几条微博,都在讲一些类似“和男友看电影不露脸锁屏壁纸这样拍”的话题 。
电影|文艺片,拿奖再多也没人看?
文章图片

或许对大多数人来说,看电影并不是为了去研究电影的文本镜头和艺术性,而是为满足正常人都会有的社交、娱乐需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