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700多家中国电梯企业,被10家外企困在夹缝里( 三 )


这台仿奥的斯电梯载重量1000kg,每秒钟可移动70厘米,交流单速、手动控制,一直用了30多年,直到1989年才被换掉 。
首台国产电梯的诞生给了国内企业很大的鼓舞 。
1952年,天津从庆生电机厂并入天津通讯器材厂(后改名天津起重设备厂),成立了电梯车间,年产电梯70台左右 。
1956年,天津起重设备厂又与另外5家小厂合并,成立了天津电梯厂 。这也是中国最初的三大电梯生产基地之一 。
此外,沈阳、西安、北京、广州等地也相继建起了电梯制造厂,并快速发展 。
天津在国产电梯领域打响第一炮以后,陆续创造了多个第一 。中国第一台自动平层、自动开门的交流双速信号控制电梯、第一台170米大提升高度电梯,都是天津电梯厂研制的 。
上海电梯厂不甘落后,也相继试制、安装了第一台自动扶梯、第一台采用信号的直流电梯和最早的群控电梯——就是多台电梯并联,可以实现呼叫的就近优先响应等功能 。
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已有电梯企业约10家,电梯总数达到1万台左右,主要是直流电梯和交流双速电梯 。
中国市场开放以后,全球知名的奥的斯、三菱、日立、迅达、通力、蒂森等国际大品牌都陆续进入中国市场 。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老牌电梯厂也开始着手改造 。
1984年底,天津电梯厂与美国奥的斯电梯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合资建立了天津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投资比例分别是45.43%、51%、3.37% 。这是在中国成立最早的电梯合资企业之一 。
在此前后,北京电梯厂、上海电梯厂等分别与迅达、三菱、日立等外资企业合作,组建了合资企业或全资子公司 。
七八十年代崛起的一批民营电梯企业,如西子电梯、巨人电梯等,则相继被外资并购 。
外资企业的加盟,让中国电梯行业从研发到生产技术、质量管理都有了较大提升 。然而,电梯行业引进外资后便忘记了初衷,一味的拿来主义,给本土企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
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房地产经济快速崛起,电梯产业也进入飞速发展期 。
中国电梯协会统计数据显示,到2019年中国电梯保有量已经由2010年的160多万台激增到了700多万台,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 。
虽然中国成了全球最大的电梯消费市场,但是本土企业却还是小企业 。
在早期电梯厂和民营电器企业纷纷与外资企业合资之后,这个市场也逐渐形成了新的格局 。
本土电梯制造业在2.5米/秒以下中低速电梯和10米以下提升高度的扶梯,以及部分关键零部件领域有较成熟的技术,几乎与外资电梯企业持平,部分产品甚至超过了外资企业,打破了外企的垄断 。
而在高端产品——4米/秒以上高速电梯、20米以上提升高度扶梯及其关键零部件方面,还是外资企业占据优势,标志性建筑的电梯基本上都是由外资企业提供的 。
比如地面高度528米的北京第一高楼北京CBD中国尊大厦,其安装的139部电梯,最快一秒钟上升10米,上升到106层只要1分钟,该大厦电梯技术方案提供商是芬兰的通力电梯;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州的“小蛮腰”,用的都是奥的斯提供的高速电梯 。
现在最快的超高速电梯已经可以每秒上升20.5米,其关键技术,首先体现在驱动电机紧凑、节能、能够降低振动和噪音 。
其次,驱动主机带有能量反馈技术,也就是不像传统电梯一样,上下都消耗电能 。电梯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的时候不消耗能量,还可以作为发电装置,将机械能反馈给变频器 。
这些看似简单的要求,却并不容易突破 。
比如驱动电机方面,外资企业率先掌握的永磁同步电机可以将主机体积减少20%,功率提高15%,噪音降低10分贝;带能量反馈技术的驱动主机技术在国外超过3米/秒的电梯都已经是标配,但是中国企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仍不具备,目前应用也不太成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