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华为虽有汽车“三兄弟”,但是早晚还得要靠自己( 三 )


当新能源汽车玩家都往20万元区间努力的时候,华为的自动驾驶系统才开始在实体车上搭载 。但是目前这种推广方式,显然是难以起量的 。
华为早晚要造车?“不造车”的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路径和百度相似 。和百度一样,华为作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与车企合作最大的挑战来自适配问题 。
百度自动驾驶的落地有两条路径,一个是当供应商,给车企提供技术方案;第二是做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未来面向乘客收费 。百度寄予厚望的是Robotaxi路径 。原因在于,百度在和车企合作的过程中并不顺利 。车企也很强势,需要白盒交付(开放算法代码),但百度不会同意,所以谈的车企很多,但对方的支持力度都不是很大 。
《熔财经》注意到,和百度不同的是,华为对标的是博世,它更期望自己能成为供应商,相比于百度,华为更加迫切的需要车企的支持 。
可是,博世的现状是它在esp系统里独当一面,主机厂根本制衡不了它 。就算是特斯拉刹车出问题,也不敢甩锅给博世 。第一,博世的刹车本身就做过功能安全的设定,都是有备用方案的,失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它可以大方公开数据 。第二,如果特斯拉甩锅博世可以停供,而别家要么就没有整合能力,要么就算整合了效果也差 。而华为现在在汽车领域并没有什么拿手好戏让车企非用它不可 。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华为和博世还有着本质的不同 。比如,Tier 1只是汽车执行架构的解决方案商,而华为要做汽车电子和软件架构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其核心是将汽车传统的EE架构(电子和电器)替换为CC架构(计算和通信) 。
也就是说,华为与汽车厂商转型的目标一样,要在智能化、电气化时代建立核心能力,在合作中它需要主导地位 。所以华为摊子都没铺开,长城、吉利、比亚迪、上汽这些有自研能力的车企就已经开始忌惮华为了 。
当下,博世可以很强势,但是华为还远远不行 。这也就催生了上汽董事长陈虹的著名言论,“不能接受与华为等第三方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合作,华为成为灵魂,上汽成为躯体,这样的结果不能接受,上汽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
而华为现在和长安、北汽、小康的这种合作形式,反而可能会让华为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首先,华为的自动驾驶方案现在其实还有有非常明显的缺陷性 。华为的自动驾驶依靠硬件堆砌,离开激光雷达,在视觉算法上其实没有优势 。第二,与华为合作的企业自身没有号召力,而华为的自动驾驶定位过高,难以驱动消费者买单 。第三,如果没有更多用户愿意购买搭载华为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智能汽车,更难寄希望于通过放量而让激光雷达价格短时间有所下降 。
大众汽车CEO赫伯特·迪斯在2021慕尼黑车展开幕前表示:“自动驾驶汽车才是汽车行业真正的游戏规则改变者,而不是电动汽车 。”同时,他认为,相比自动驾驶,向电动化转变“有点容易” 。
如果不造车,华为自动驾驶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说得悲观一点,如果在华为汽车的强周期里搭载华为自动驾驶的车型不能放量,华为过去6年的投入可能会变得没有意义,华为的自动驾驶终将会画上句号 。
华为现在决口不提造车,只不过是目前的这种状态,华为不能轻易说自己要造车,因为一旦入股车企,也就把未来和其他车企合作的道路给堵死了 。但是,华为最看重的一定不是什么智能座舱、三电系统、华为音响,而是一整套最后能落实的自动驾驶,从外部环境和内部需求来看,华为的汽车之路如果不亲自下场几乎无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