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蔚小理”变阵升级,竞争从错位走向同质( 三 )


其次是在投入上 , 技术研发、渠道建设以及产能扩建成主要发力方向 。
财报显示 , 截止今年二季度末 , 小鹏的研发团队已经突破了3000大关 , 相比年初大约增加了一半 , 公司预计到2021年底 , 研发团队将超过4500人 , 面对全球化的自动驾驶的软件、硬件、大数据和地图的研发人员将会大幅增加 。全年投入的资金规模在40亿元左右 。
蔚来同样如此 , 在财报的电话会议上李斌表示 , 2021年蔚来在研发上的投入将在50亿元左右 , 而且和小鹏类似 , 蔚来同样计划在2021年底 , 将研发人员的规模翻倍 。理想也表示 , 预计2023年全年研发投入将达到10亿美元 , 投入领域包括新车型、自动驾驶等 , 公司还将增加对于汽车智能性的投入力度 。
除此之外 , “蔚小理”在渠道方面的铺设也在同步加速 。截至6月底 , 小鹏品牌的超级充电站数量已扩张至231座 , 覆盖65个城市 , 在国内的销售网点已有200家 , 其中110家为直营 , 服务网点64家 , 覆盖74个城市 。小鹏接下来将加速扩充基础设施能力 , 将今年300家的销售网点的建设目标提高到350家 , 覆盖超过100座城市 。
理想的渠道规模不及小鹏 , 截至7月31日 , 理想共有109家零售中心 , 覆盖67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喷中心176家 , 覆盖134个城市 。但募资之后 , 理想的渠道建设也将加大投入 , 预计今年底理想将会建成超过200家直营中心 。
蔚来则继续强化线下渠道直营的模式 。李斌表示 , 今年6月份 , 蔚来已和100多位NIO Space的合作伙伴达成了协议 , 将把合作伙伴开的NIO Space逐步转成直营 。“NIO House和NIO Space , 新开的这些完全是直营 。”
另外 , 随着产品规划的丰富 , 三家车企在今年都扩充了自己的产能 , 准备筹建全新的工厂 。今年4月 , 位于合肥的蔚来NeoPark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开工建设 , 园区占地16950亩 , 包括三个区域——智能制造区、研发生活社区及生态文化区 。园区初期投入500亿元 , 建成后年产值超5千亿元 , 规划整车产能达100万辆/年 , 电池产能达100GWh/年 。
今年7月 , 理想汽车与一家本地公司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 , 就中国北京顺义区一家汽车制造厂的改建和扩建项目进行合作 。理想收购了北京现代在北京顺义的原有厂房 , 该工厂未来将生产理想汽车旗下的纯电动汽车 。而小鹏汽车武汉工厂项目 , 也在7月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启动 , 规划产能10万辆 , 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 。
最后在海外业务方面 , 新能源消费趋势的崛起 , 为中国车企在全球化发展方面提供了新机会 , 这会是另一个增量市场 。
今年 , 蔚来和小鹏汽车都开启了出口业务 , 两家企业选择的第一站都是挪威 。其中蔚来方面还称 , 德国电动汽车市场和基础设施很成熟 , 在挪威之后蔚来极可能会考虑进入德国市场 , 并将布局充电网络 。
而小鹏从去年12月开始 , 就已经在挪威销售汽车 , 截至6月底 , 小鹏出口至挪威的G3已接近500辆 , 并且计划在今年8月向挪威出口P7 。何小鹏称 , 计划在2020-2022三年内完成海外市场(包括左舵市场和右舵市场)的基础布局 , 并在2023年开始 , 通过多款支持XPILOT4.0的全球化车型进入加速发展期 。理想汽车方面则比较谨慎 , 暂时未对外透露海外市场规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