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数字化反垄断的美团战事( 三 )


本质上,这是一项监管侧从外卖平台手中争夺骑手自主权的新规 。在此之前,由于配送算法“效率最大化”的价值观,骑手自主权在算法的自我优化中沦陷了,而监管力量带来了全新的,效率与安全平衡的价值观 。
尽管在《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报道引发热议后,美团曾经提出预留弹性时间;延长特殊情况配送时间;升级骑手申诉功能等改革方案,但平台掌握算法价值观优化方向的垄断实质并未得到改变 。而监管侧掌握了骑手纠纷数、违章数、事故数、死亡事故数等大数据,意味着数据反垄断进入配送算法范畴 。
美团数据垄断的本质,是通过将劳资矛盾、用户矛盾、商家矛盾向算法系统转移,从而规避了大量成本 。随着公权力的介入和用户对数据敏感性的提升,在用户算法和配送算法层面,平台将不再具有绝对的垄断权 。“安全”“平等”等社会价值观将加速杀入美团算法,并改变平台面貌 。
03 重走蚂蚁覆辙?在社区团购赛道内,身为领头羊的多多买菜和美团优选的差距似乎有所拉开 。
今年一季度,拼多多实现了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净亏损近50%的收窄,到二季度则实现了通用会计准则下的扭亏为盈,市场普遍猜测,这意味着多多买菜的投入期结束 。而从拼多多在财报发布的百亿农研补贴计划来看,多多买菜的主要投入方向,正在从物流的履约能力建设,转向农产品的品质建设 。
相比之下,美团的净利润亏损幅度还在继续拉大,在财报中,美团解释为对美团优选业务在低线市场的投入增加 。二季度,美团的新业务营收增速为113.6%,但亏损扩大速度高达512.15%,其中的速率差表明,美团的社区团购业务尚处于前期投入阶段 。
在美团看来,社区团购业务在下沉市场将带动数十万村民晋升为美团团长,并提升他们的个人收入,以作为美团发力“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表达 。
而事实上,对下沉市场的履约能力建设,重复了美团在高线城市的扩张策略——建设高频次的本地配送履约能力,将用户数据做深做透,并以此为基础,向到店、酒旅等一系列本地赛道扩张 。社区团购的冷链物流建设本身,也是美团向下沉市场进军的重要信号弹 。
而从美团外卖业务的发展逻辑看,从业者收益往往无法脱离“抛物线”的特点,即用户高速增长期,从业者收益提升,随着平台增长速度放缓,从业者的收入增速放缓乃至转负 。
在美团财报中,这被称为“运营效率及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 。本质是平台推动算法向提升单位劳动产出率的方向优化,从而实现商业模式利润率的提升 。
外卖业务则是社区团购业务的最佳参照系 。二季报显示,美团餐饮外卖的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8.6%进一步改善至10.6%,主要原因包括消费者规模及消费频次的增长、营销效率提升、会员制度以及针对不同消费场景的分层运营等 。
而在外卖市场中、在消费水平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平台、骑手、商家的利益分配更多是一种此消彼长的过程 。这意味着即便通过优化算法和提升营销能力拉动利润率增长,外卖平台的利润率也无法完成无休止的扩张 。
在出资比例调整前,蚂蚁金服曾经凭借消费贷的高杠杆率撬动巨额利润率 。前重庆市长黄奇帆表示,蚂蚁金服的杠杆率高达一百倍 。其高利润率的代价,是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
而美团算法的价值观与之类似,同样是更多产生收益,更少承担代价 。在外卖市场的纠纷案例中,对立双方往往是消费者、商家、骑手间的三方游戏,隐身在算法背后的平台,则更多以调停者的身份出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