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数字化反垄断的美团战事( 二 )


在此之前,美团曾尝试带动餐饮行业的供给侧数字化 。这一计划尝试令中小商家降低采购成本、提升经营效率,以及借助大数据提升用户体验 。
然而从具体措施看,数字化举措本身,与美团向餐饮B2B进军的利益考量有关 。美团的快驴、餐厅管理系统等作为美团进军B2B服务的主要产品,借助美团赋能中小商户数字化能力的东风完成铺设 。
这些扩张举措与美团的无边界特点有关 。某种程度上,美团的成功源自借道高频业务获取数据的能力,在外卖和团购业务的基础上,通过在同城市场建设即时配送的履约能力,美团较其它竞争对手具备更强的本地市场扩张优势 。
某种程度上,美团越来越像3Q大战之前的腾讯,背靠大额用户基数的优势,使公司可以向本地市场作无限扩张 。尽管美团打出了赋能中小商家的旗号,但实际动作仍是向to B市场的不断进军 。
腾讯在3Q大战用户口碑崩坏后才开始反思无限扩张策略的弊端,而身处算法时代的美团,已经有更多空间将用户矛盾转移到算法上,如果不是反垄断的号角吹响,美团或将比腾讯走得更远 。
02 数据垄断从2010年推出至今,美团已经成长为万亿级别的本地生活巨头,并掌握了相关市场的主要用户数据和商家数据 。在此之前,美团拥有对平台算法价值观的主导权,而在反垄断浪潮的冲击下,美团的主导权逐渐发生旁落 。
在商家层面,美团的数据垄断主要表现为向商家提出二选一要求,以及向商家分摊活动成本 。有外卖商家在社交媒体抱怨称,平台的红包活动已经多到让外卖商家无力维护的程度,此外,平台的免配送费、赠送准时宝、天天神券、超级会员等福利已经倒逼商家的内卷 。
除算法推动的自然内卷外,还有人为内卷 。有多位商家对「财经新知」表示,美团BD(商务拓展)会通过修改配送方式、修改抽佣比例等手段,来达到迫使商家满足平台需求的目的 。
而一位美团人士对「财经新知」表示,BD与商家是服务关系,需要依赖商家配合来完成神券、会员等平台活动业绩,以及店铺上新、指标单量、优质商户入驻数量等业绩,双方并无太多矛盾 。
在用户层面,美团的大数据杀熟问题一度引发热议 。美团用户“漂移神父”曾经曝光美团对会员和非会员的配送费差异问题,尽管美团指出,问题源自用户的手机定位缓存 。但在消费者看来,这反映了美团对活跃用户的漠视 。
北京大学博士后陈龙在他的论文《“数字控制”下的劳动秩序——外卖骑手的劳动控制研究》当中指出,根据差评和投诉记录,平台有能力计算不同消费者对送餐超时问题的敏感度,而这将影响其订单的送达时间 。
在配送层面,以骑手的配送时长算法为例,陈龙认为,外卖骑手表面上拥有支配工作时间的自由,实则陷入平台的技术控制 。
其中,外卖平台通过隐秘、精确的数据收集过程,识别骑手在配送过程中的走路、骑行、奔跑、爬楼梯、乘电梯等数据,并将其应用在算法控制权的延伸下,以压缩骑手的自主性 。
例如,当少部分骑手通过抄近路、违反交通规则的方式缩短了配送时间,算法会精确捕捉这部分数据,并重新设置一套时间更短的配送标准,并迫使更多骑手尝试学习这条捷径 。
而在“浙江外卖在线”系统中,监管侧提出了类似于掐头去尾的,配送算法自我优化的全新价值观——淘汰过快配送的危险驾驶方式,淘汰过慢配送的懒惰者,根据骑行速度、步行速度、道路拥堵状况、天气变化状况等大数据生成合理配送时间区间,骑手在合理时间内完成配送的情况下,将不再受到来自消费者或平台的惩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