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糖尿病检验9大项目最全解读,值得收藏

糖尿病有关的这9大检验解读全在这儿了!
一、血液葡萄糖测定
1.参考区间
成人空腹血浆(清)葡萄糖:3.9~6.1mmol/L(70~110mg/dI) 。
2.临床意义
血糖升高主要见于:
生理性血糖升高:饭后1~2小时,摄入高糖食物,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会导致生理性血糖升高;
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或口服糖耐量试验中2小时血糖≥11.1mmol/L,或随机血糖≥11.1mmol/L同时有糖尿病症状(其中任何一项有异常均应于另一日重复测定),三项中有一项超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血糖是糖尿病诊断的重要指标;
内分泌疾病:嗜铬细胞瘤、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皮质醇增多症、生长激素释放增多等空腹血糖水平亦升高;
胰腺病变: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胰腺大部分切除术后等;
严重的肝脏病变:肝功能障碍使葡萄糖向肝糖原转化能力下降,餐后血糖升高;
应激性高血糖:颅脑损伤、脑卒中、心肌梗死等;
药物影响:激素、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等;
其他病理性血糖升高:妊娠呕吐、脱水、缺氧、窒息、麻醉等 。
血糖降低主要见于:
生理性低血糖:饥饿及剧烈运动后;
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β细胞增生或肿瘤、胰岛素瘤、口服降糖药等;
升高血糖的激素分泌不足:如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等 。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1.参考区间
成人(酶法):FPG
2.临床意义
OGTT是诊断糖尿病的指标之一,其中FPG和2h PCG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糖尿病患者FPG往往超过正常,服糖后血糖更高,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的时间延长 。
有无法解释的肾病、神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其随机血糖
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垂体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均可导致糖耐量异常,且各有不同的特征性OGTT试验曲线 。
急性肝炎患者服用葡萄糖后在0.5~1.5小时之间血糖会急剧增高,可超过正常 。
三、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1.参考区间
免疫比浊法HbA1c:IFCC计算方案:2.8%~3.8%DCCT/NGSP计算方案:4.8%~6.0%酶法:成人HbA1c:3.6%~6.0%(此参考区间引自《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版) 。
2.临床意义
HbA1c与红细胞寿命和平均血糖水平相关,是评价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较理想的指标,可反映过去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不受每天血糖波动的影响 。
与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关系密切 。HbA1c水平升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均相应增加 。
HbA1c对于糖尿病发生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
2010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发布的糖尿病诊治指南中正式采纳以HbA1c≥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之一;2020年中国2型糖尿病指南也把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糖尿病的诊断切点 。HbA1c水平在5.7%~6.4%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示进展至糖尿病前期阶段,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均升高 。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推荐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切点 。
【糖尿病|糖尿病检验9大项目最全解读,值得收藏】四、糖化血清蛋白测定
1.参考区间
成人糖化白蛋白:10.8%~17.1%(此参考区间引自《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5版) 。
2.临床意义
测定糖化血清蛋白水平可以反映患者2~3周前的血糖控制情况,白蛋白的半衰期为20天左右,不受临时血糖浓度波动的影响,是判断糖尿病患者在一定时间内血糖控制水平的一个较好指标 。
同一患者前后连续检测结果的比较更有临床价值 。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透析性贫血、肝病、糖尿病合并妊娠、降糖药物调整期等,结合糖化白蛋白能更准确地反映短期内的平均血糖变化,特别是当患者体内有血红蛋白变异(如HbS或HbC)存在时,会使红细胞寿命缩短,此时糖化白蛋白检测则更有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