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温|每日一问|什么是失温?

失温是指人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下,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 。失温取决于3个因素:身体产热、保暖能力和散热速度 。失温症可能发生于任何户外运动 。造成失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衣服湿寒、体表风冷、饥饿、疲劳、年老体弱等均可引起失温 。
失温一般分为以下三种:
轻度失温:核心温度在37~35.55度 。
体征:不能控制的发抖,不能做复杂的动作,例如攀冰或滑雪,但能够走路及说话 。外围血管收缩 。其中:在37~36度时,体征正常,可能开始发抖,在36~35度时,会感到冷,抖动可轻可重,手开始发僵 。不能用手做复杂的工作 。
中度失温:核心温度在35~33.88度 。
【失温|每日一问|什么是失温?】体征:意识茫然,动作协调性开始丧失,尤其是手部,例如不能够拉拉链 。原因是外围的血流量不足 。说话含糊,剧烈的抖动,行为失常,例如,开始脱衣服,但自己不觉得冷 。会出现激烈的抖动,肌肉不协调开始明显,动作慢且看上去费劲,脚下开始磕磕绊绊,开始迷糊,也可表现为警觉 。
重度失温:核心温度在33.88~30度 。
这个温度将是致命的!在33.88~32.22度时,会出现持续性的剧烈抖动,说话困难,思维迟钝并开始健忘,明显的活动能力衰退,不能够使用双手,走路经常绊倒,情绪沮丧,低落 。间歇性的发抖 。在32.22~30度之间时,外露的皮肤呈蓝紫色,并且肿胀,肌肉协调非常差,不能行走,思维混乱,但是也可能保持一个姿势并看起来有清醒的迹象 。抖动停止,先是剧烈抖动,然后暂停,之后继续循环 。暂停的时间会逐渐加长直到抖动完全停止 。因为燃烧肌肉中糖原产生的热量不能抵抗核心温度的持续降低,人体停止了抖动来储存糖原 。倒地,不能够继续行走,蜷缩成一团以保存体温,肌肉逐渐僵硬 。由于外围血流量被限制,及乳酸和二氧化碳的累积,皮肤发白,瞳孔扩张,脉搏速度变慢 。在体温31度左右人体开始进入冬眠状态,关闭几乎所有外围血液循环,并且降低呼吸和脉搏频率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失温是长期暴露在寒冷的环境下,而不是极度严寒引起的 。因为流动的 。空气不断把热量由体表移走,这种“风冷效应”使体感温度在有风时较实际气温更低,与-30℃的寒风相比,-10℃的绵绵细雨加强风更容易引起失温,所以一定要避免淋湿全身,特别是保证内衣干燥,同时保持体温,避免产生脱水现象 。
来源:低温环境战创伤麻醉指南、中毒与急救医学资讯
热点视频推荐
每日一问精选
他汀类药物内容精选
药事网转载文章 | 尽情分享朋友圈 | 转载请联系授权
下载专区精选
药事网
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药师集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