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靠说服医生“带货”让药品大卖,为利益无视镇痛药成瘾问题

医生|靠说服医生“带货”让药品大卖,为利益无视镇痛药成瘾问题
文章图片


可能是犹太人有经商天赋,赛克勒和他的两个弟弟很快就找到了药品销售的最大秘诀:向医生推销 。
关于此事,2019年时哈佛大学一位历史学家曾评论道:赛克勒并不是第一个向医生推销药品的人,但在他的影响下,医药代表成为一股风潮 。
赛克勒通过杂志等媒体,向医生直接宣传药品的功效,医生了解和熟悉这些新药后,才能向患者开出处方 。赛克勒还帮助医药企业建立销售队伍 。1950年时,辉瑞还只有8名销售人员,但到了1957年,辉瑞的医药代表已经超过2000人 。这其中就有赛克勒的指导 。
医药营销天才赛克勒曾帮助罗氏、辉瑞等公司打造多款“重磅药物”,包括罗氏的安眠药“安定”和“利眠宁”,以及辉瑞的土霉素 。
不过在美国,赛克勒毁誉参半 。正是由于他开创的“医药代表”销售模式,导致美国药品销售长期存在“欺诈营销”的现象:只要说服医生,哪怕用违规或欺骗的方法,也能让药品大卖 。
当然,医药代表模式传入中国之后,衍生出了新的变种,这自然是很多业内人士更加熟悉的话题 。
在医药营销方面取得成功之后,赛克勒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有钱实现他的医学梦想 。1952年,赛克勒家族的两个弟弟出面,收购了一家1892年成立、位于纽约曼哈顿的老药厂:普渡·弗雷德里克公司 。
赛克勒三兄弟把普渡公司总部搬到了美国康涅狄格州 。随后,普渡制药开始在全球扩张,1966年时,赛克勒兄弟收购了英国剑桥的私人药企纳普制药;1967年又在德国法兰克福成立了萌蒂制药 。
但是,三兄弟中的大哥亚瑟·赛克勒早已功成名就,志不在医药上 。因此直到大哥1987年去世时,普渡制药和其联营公司纳普、萌蒂依然寂寂无名 。
02 “毒品帝国”
普渡制药的早期产品包括防腐剂、泻药、“掏耳朵神器”等,大体上都是些非处方药和大健康类的小玩意 。
不过赛克勒三兄弟毕竟都是精神科医生出身,普渡还是有一些核心产品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施康定” 。
美施康定即硫酸吗啡控释片,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款受管制的药物,主要用于镇痛 。1972年,纳普公司的科学家开发出了全球最早的缓释技术Contin,可以保证药物吃下肚子后持续释放12个小时 。
Contin技术很快和吗啡结合起来,普渡制药在1984年制成了美施康定,1987年正式上市 。
亚瑟·赛克勒在美施康定上市这一年就已经去世 。在很多史料中,这位慈善家和营销奇才似乎后半生一直在从事艺术和收藏工作 。但美国针对赛克勒家族普渡制药的调查,早在1959年就开始 。当时美国参议员凯福勒成了一个专门委员会指出:赛克勒家族拥有一个“医药帝国”,从事包括毒品发现、制造、营销和广告的一条龙工作 。
在赛克勒开创的医药代表模式下,制药企业一边向顶级医学专家资助费用,开展有利于药品销售的研究;一边给基层医生提供商业贿赂,另外还通过出版物等充当喉舌,向社会和政界游说他们的营销观点 。
这一系列工作似乎和我们今天看到的药企营销模式没有什么差别 。但医药代表一旦和吗啡结合起来,可怕的结果就产生了 。
自从德国默克公司在1827年实现了吗啡的大规模生产之后,吗啡就一直十分敏感 。一方面,吗啡在医院里和战场上帮助无数患者和伤员减轻了痛苦,另一方面,吗啡容易被滥用,容易成瘾 。
在刻意的营销安排下,普渡制药的吗啡产品很快在美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 。启动调查的参议员凯福勒虽然注意到了问题,但没有把调查深入下去,只是在1962年推动通过了“凯福勒-哈里斯修正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