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馈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馈赠
文章图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馈赠
文章图片


这台手术的技术水平实现了重大突破 , 无论是手术方式还是术后处理方式 , 均与当时的国际水平不相上下 。手术的成功 , 极大地鼓舞了业内同行的信心 , 此后 , 国内肝移植手术进入到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 直至2003年 , 中国肝移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2.突破
——“每一次技术创新 , 都来自患者临床迫切的实际需求 。”
28岁的许丽费了些力气才说服母亲同意她的选择——接受多器官移植手术 , 一次性切掉肝、胆、脾、胰、胃、十二指肠等9个上腹部组织器官 。
事实上 , 她已经别无选择 。2004年5月 , 她被断言 , 生命最多还能靠白蛋白输液维持几个月 , 当地医院甚至拒绝对她继续收治 , 自从被确诊为胰腺囊腺癌合并多发性肝转移后 , 许丽的生活就被放置在医院、药品和恐惧之间 , 但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死亡的逼近 , 还是第一次 。
“豁出去了”许丽心一横 , “既然都已经被‘判了死刑’ , 自己这么年轻 , 不试就什么都没有了 。”彼时作为她信心支撑的 , 是她在报纸上看到关于中山一院器官移植科全国手术量位居前列的一则新闻 。
当时器官移植技术在国内相对成熟 , 中山一院移植患者的生存率排在全国前列 , 但即便如此 , 摆在主刀医生何晓顺面前的却是一道极难的题 , 多器官移植是器官移植领域最为复杂的尖端技术 , 当时全球仅有数十例报告 , 绝大部分手术是在美国匹兹堡和德国的大型器官移植中心进行 。“在此之前 , 国内也有人尝试过多器官移植 , 病人没出ICU就不幸离世了 。”何晓顺说 , 为了降低感染的风险 , 他一头栽进了实验室中 , 从改良动脉静脉重建、预防胆道并发症出现……一次又一次的操作演练后 , 一种从未有过的“简化式的多器官移植”手术方式初具雏形 , 事后证明这种手术方式不但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 也可显著减少移植患者的创伤与术后并发症出现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馈赠
文章图片


虽然术后两年 , 许丽还是因为肿瘤复发离开了人世 , 如今回忆起多得的这两年时光 , 许丽的母亲依然充满感激 , “我们学会了珍惜 , 挺好!”
今天 , 中山一院不但成为实施简化式多器官移植例数全球最多的中心 , 术后患者5年生存率也达到了75.4% 。何晓顺感慨道 , 器官移植手术和其它手术的最大不同在于 , 如果不做 , 患者连一丝丝活命的机会都没有 , 与此同时 , 因为供体器官短缺 , 每一次手术机会都显得弥足珍贵 , 为了提高一点点移植成功率 , 医生们绞尽脑汁 , 如履薄冰 。
2017年7月23日 , 在器官移植手术室内 , 何晓顺刚完成了世界首例“无缺血”肝移植 , 在护士的帮助下脱掉了沾血的手术衣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馈赠
文章图片


传统的器官移植技术包括三步骤:器官获取 , 保存以及最终的植入 。此前 , 器官在获取后 , 会用保护性的化学溶液进行灌注 , 降温 , 然后放入0-4℃的器官移植保存液中冷藏保存 , 类似于用冰块保存海鲜的道理 , 通过降温来保存移植器官的“活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