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关于疫苗的六大误解

中国古代甲骨文中就有“疟疾”和“疾年”等记载 。从汉朝开始到清朝末年,有记录的大瘟疫有近百起 。瘟疫爆发的时候,通常“死亡甚多,至有全家无一生者”“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无人收敛者” 。
【疫苗|关于疫苗的六大误解】近代疫苗的出现,对预防大型瘟疫的爆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近几年假疫苗、过期疫苗层出不穷,对整个社会的危害不可估量 。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它们让公众再次对疫苗失去安全感 。再加上一些渠道的不实宣传,以讹传讹,造成了很多人对疫苗产生极大的偏见和误解,让几十年的公众宣传全都前功尽弃 。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会经常接触到许多不同的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大多数都没有害处,许多是有益的,但有些可能导致疾病 。
身体的免疫系统是保护我们免受感染的防线 。当我们接触到病源时,免疫系统会引发一系列反应来中和微生物并限制其有害作用 。更重要的是,免疫系统也因此“记住”了见过的微生物,使得我们不会再次感染同一种疾病,很多时候身体会对这个病源产生终身免疫力 。然而,这个自然发生的过程有时会对身体造成永久的伤害:某些病源造成的疾病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有时甚至死亡 。
疫苗则是一个人为改善的、能让身体产生免疫“记忆”的东西 。它通过模仿细菌或者病毒侵入身体的过程,从而激活我们的免疫系统,但却不会让我们生病 。
疫苗通常的成分是弱化版本的或已被杀死的病源微生物,以及微生物碎片或类似的物质 。接种疫苗时,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免疫系统被激活,同时也会记住它 。等到以后和疫苗长得非常像的病源微生物入侵体内的时候,免疫系统的“记忆“功能就会被激活,防御比第一次更快更强大,有效杀死病源,防止人生病 。
疫苗|关于疫苗的六大误解
文章图片


群体免疫力是整个社区接种疫苗率高的结果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
针对不同的传染病,社区内接种疫苗的人数需要达到的阈值也不同 。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传染病的传播性不同: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传染特征 。有些传染病,比如麻疹和流感,比其他疾病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
设定阈值的时候,流行病/传染病学家会首先考虑一个称为“基本再生数(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的值,简称为“R0” 。R0值代表在完全没有疫苗保护的社区中,一位生病的患者可以将这个病传染给几个人 。R0的数值越大,防止疾病扩散要达到的免疫阈值就越高 。例如,由于麻疹极具传染性并且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相对应的R0值在12到18之间,保护社区所需的免疫阈值很高,大约是95%;传染性较低的疾病,例如脊髓灰质炎 (polio),R0值在5到7之间,免疫阈值大约是80%~85% 。
除了考虑R0值,计算免疫阈值还要考虑其他许多复杂的因素:针对特定疾病的疫苗的有效性;接种疫苗或者曾经感染疾病以后产生的免疫能力可以持续多久——因为很多免疫力会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所以有些疫苗需要定期打加强针;哪些特殊的群体是疾病传播链中最关键的链结等等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最后设定免疫阈值,下表就列出了几个疾病的R0和免疫阈值:
疫苗|关于疫苗的六大误解
文章图片


R0与免疫阈值之间的关系 。图片来源:Epidemiologic Reviews 1993的数据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利,村子不大而且之间还隔着老远,人类社区相对小而孤立 。如果瘟疫爆发,只要能够有效地限制民众的流动性,也就不会大规模地传播开来 。但是今天,快捷便利的交通将全世界的人连接成一个巨大的、互动的人类群体 。疾病的传播也就更加迅速 。而可以有效中断传播链的就是免疫抗病的链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