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国潮,还能帮运动品牌们走多远( 三 )


投稿|国潮,还能帮运动品牌们走多远
文章图片

实际上,要进入运动品牌领域最难的部分也是寻求到两者的平衡:与运动品牌合作的初衷是要满足某种功能,产品的功能属性增强,加上奢侈品牌本身具有的品牌文化底蕴和时尚感,面对增长中的国内体育消费市场,这或许是奢侈品牌接下来持续在体育层面发力的方向 。
当代年轻人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自己的工作与生活被新的视野满足,被新的模式所引导,这些需求反映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自然需要通过创新产品来吸引他们的关注 。
联名、跨界趋势回应了当代年轻人对共享、共建、共融的心理需求,奢侈品与运动品牌的跨界是时下青年最愿意看到的联动,体育生活方式的全方位打开,不同领域的合作,也帮助了年轻人打开思路与壁垒 。
疫情对市场造成的创伤,正需要健康与活力的,开放而互联有新意的产品去弥补 。尤其是进入全民健身时代,体育生活方式的先进性造就了新的运动鞋服美学需求 。全民健身正在快速地被重新定义,也引导国内市场发生根本变化 。
未来会是怎样的图景,我们无法预料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所有品牌联名的目标都指向一处:让人们在更加健康的生活中,找到幸福和美的意义 。
这,也是「国潮」在深入市场后的长期工作 。
03 当「国潮」散去,运动品牌该如何保持增长?「国潮」或许是暂时的,但运动却是永恒的 。
放眼全球运动品牌,一个明显的趋势是,各家不再只是仅仅满足生产新的运动鞋服产品,而是着眼于消费者的审美与休闲生活需求,从各个方向积极创新,开启产业融合,释放新的市场价值 。
一些品牌战略定位清晰,比如FILA的运动时尚定位,特步在跑步产品上的专注;lululemon则在品质的基础上,通过社群扩大产品影响力,释放品牌价值;安踏在多品牌策略下,体现出较为高效的内部管理和运营水平;而产品设计和品牌塑造依然是李宁的核心强项 。
与此同时,众多品牌的销售模式也开始从经销商加盟的批发模式演变到DTC模式,甚至是C2M模式,对于消费者的画像和数据愈发重视 。
投稿|国潮,还能帮运动品牌们走多远
文章图片

从中我们也能窥见国产运动品牌的变化:直面竞争,跟随市场和用户的变化催生产品的变化,并在信息化时代,在新消费人群面前,确定更为精准的品牌价值和传播路径 。让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可以在产品中,或者品牌联动中得以找到自我认同,实现自我价值 。
也就是说,谁抓住了中国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运动喜好,开创潮流,谁就能引领未来市场的走向 。
民族自信心日益增强,消费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乍一看有宏观环境的影响,但本质上,是如今消费群体对国产运动品牌的认知更加积极与务实 。
投稿|国潮,还能帮运动品牌们走多远
文章图片

一则李宁的「国潮」风格宣传海报
不管是中国制造还是海外品牌,谁的产品品质好、性价比高,已经是统一的衡量标准 。有品牌个性、彰显态度的产品,可以体现身份认同的产品,总会更加受到消费者青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