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不时不食的饮食潮流下,谁会是下一个“青团”?

投稿|不时不食的饮食潮流下,谁会是下一个“青团”?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CBNData消费站,策划 | C站新探组,作者 | 北河,审校 | 逆光 三木
“捣青草为汁,和粉为团,色如碧玉,软糯香甜 。”——清代美食家袁枚《随园食单》
文人笔下青团当属春季尤物,江南把青团叫“尝春”,青团所隐喻的时令节气,手工制作和对春天的亲近,都使它成为最能代表春天的食物之一 。那么青团是如何从地域特产跨越成为全民共赏的网红美食?青团的转型之路上又有哪些力量在推波助澜?青团之外,其他的时令地域美食能否从中获得灵感实现破圈增值?
在寒食节来临之际,透过青团的历史、新品、各品牌的动作,我们想谈谈这个绿油油的团子的故事 。
青团是如何走出“包邮区”,成为现象级的网红美食?
  • 春是那一口最传统的“清明味道”
关于青团的食物起源有诸多论说,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说法,根据《七修类稿》所述,关于青团的起源点明了两个问题:一是青团这种小食,诞生于我国食俗文化代表之一的“寒食节”;二是青团的前身来自寒食节曾经的食物——青精饭,这也是青团“青色”的由来 。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青精饭及饧等,青团则是受到了青精饭的启发在此基础上诞生的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相隔很近,清明节开始只是寒食节的一个“小弟”,但是随着禁火和改火的习俗被禁止,寒食节逐渐式微,清明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同时也把禁火、冷食等习俗内容融合保留了下来,所以清明节吃青团的传统也流传至今 。
由于各地饮食习惯和习俗都有差异,青团在不同地区又有不同的变体和叫法,新探组借此机会也汇总了各地青团的不同叫法,来看看你们家乡把青团叫做什么吧
投稿|不时不食的饮食潮流下,谁会是下一个“青团”?
文章图片

CBNData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 一路“向北”,青团的北漂逆袭记
最开始青团一直在江南地区流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每年在清明供应的青团总数达800多万个,按市区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人要吃一个多 。之后青团走出江南占领了南方大部分地区,成为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地春天的共同期待 。但这仍然是仅限于南方小圈子的狂欢,直到2016年咸蛋黄肉松口味青团横空出世,北方网友们被强行科普:“原来清明节还有吃青团的习俗 。”
接着这颗青团子开始了由南至北的漂流记,北方的青团爱好者开始爆发增长,在2019年的春天,青团成为最抢手的单品 。据界面新闻报道,2019年4月1日,盒马北京门店创造了一天卖1万只青团的记录;苏宁数据显示,2019年3月20日至31日,青团销量环比增长了509%;天猫2019年4月4日数据显示,过去1周,有121万人搜索青团+清明果子,广东、北京、辽宁、河南等地销售名列前10 。据盒马官方公布的数据,2019年青团季盒马在北京的青团销量与上海持平,这还是在北京的门店相较上海少了十多家的前提下,这些火热的数据充分说明青团走出了江浙沪,成了“现象级”的网红美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