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我赌你的劳力士里没有子弹

投稿|我赌你的劳力士里没有子弹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新眸,作者|刘思璇,编辑|桑明强
和股市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表圈的火热 。
今年年初,劳力士宣布涨价,旗下手表平均涨幅3%-10%;位于鄙视链顶端的百达翡丽紧随其后,鹦鹉螺、手雷系列涨幅达到20% 。从浪琴、欧米茄,到积家、萧邦,再到宝珀、雅克德多,穷玩车、富玩表已经从笑谈变成现实 。
制作周期长、工艺繁复、供不应求,让名表向来高端 。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风在手表圈越吹越大,溢价也变得越来越夸张,一些经典表款被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峰,甚至出现了有价无市的情况,作为传家宝压进箱底 。
参考美国二手表交易网站Bob’s Watches的调查数据,2011年劳力士二手表的平均价格还不到5000美元,可等到2021年底,数字早已翻了接近三倍 。疫情以后,受停工影响,两年间的价格涨幅更是直接碾压了2011-2016五年的加总,投资回报率更是黄金、股票、房地产望尘莫及的 。
保值率大于个人喜好,一反常态成了圈内玩家的金标准 。
什么人在玩表?“你可以轻易拥有时间,但无法轻易拥有江诗丹顿 。”
这句广告语足以解释一块手表在商品以外的丰富含义 。跳出了计时工具的单一身份,手表被神话成佩戴者个性、品味的象征,机芯里支撑着精准走时的大师级工艺,也为它们的定价提供了空间和标准,让手表变成艺术品般在市场上流芳百年 。
这样一个有逼格、又能保值的市场,自然不会被年轻人放过 。新眸观察到,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跑步入场,一如当初拥抱基金,试图用并不充裕的本金钓一条大鱼,转身进阶高收入人群,但手表就真的是好选择吗,未必 。
表圈人士应该很难忘记2019年上半年,由绿金迪掀起的那场狂风大雨 。年初时市场上折后价还在20万元上下,每月浮动差不多1万元;可等到了5月份,价格突然飙升,几乎达到了1天涨1万的水平,市面上的绿金迪被大量囤积在炒客手中 。不断有鼓吹的消息释放出来,“专卖店限量配额”、“货源稀缺”、“仍将持续升值”等,一声声搔着年轻人们梦想一夜暴富的心 。
于是,有条件的人开始下水,没条件的也在眼巴巴观望,携手助推绿金迪在半个月内从28万膨胀到了38万,涨速之快连茅台看了都害怕 。正当所有人都在预测这一波上涨究竟能有多疯狂时,抛售开始了 。
短短一天之内,绿金迪暴跌8万元,让一众表商不得不出手稳住局势 。可随着市场上涌出的绿金迪越来越多,表商们开始束手无策 。到了这时人们才反应过来,所谓的投资新风向不过是又一把镰刀,收割尽新一茬韭菜 。
可当时间来到2020年,在行情不景气时忍痛割肉的韭菜们又迎来了戏剧性的反转:全球疫情,劳力士工厂停工,真正的稀缺开始蔓延 。绿金迪再次雄起,一路飙到如今的7字开头,让许多落魄出手的年轻人拍红了大腿 。
仔细想想,手表圈的这一场风波中其实藏着我们熟悉的影子:通过朋友安利或是“抄作业”的方式上车,拿最少的钱、冒最大的险、追最热的风,然后成为最绿的韭菜 。手表也好,基金也罢,抑或是球鞋、潮玩,这一代年轻人总是跑在投资理财的最前线,捧着毕业后几年攒下的存款,生怕落后似的一个接一个跳进别人挖好的坑里;摔倒了也不要紧,爬出来拍拍裤子回回血,又是一条好汉,生龙活虎地跳进下一个陷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