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芯片往事:中国造芯者群像( 二 )


在黄昆、谢希德、夏培肃、高鼎三、吴锡九、林兰英、黄敞等爱国科学家的带领下,新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 。
02、回望灯火意阑珊1965年,中科院就研发出了65型接触式光刻机 。1980年,清华大学推出自研的投影光刻机,达到了和美国光刻机一样的3微米精度 。这个时候,中国的光刻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足够比肩欧美,领先韩国、荷兰5-15年 。
1968年,胡伟武出生于浙江永康 。这个由金华市代管的县级市,充满了低山丘陵,这也仿佛映照着胡伟武的人生,充满了起起伏伏 。
1986年,胡伟武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计算机 。1991年,本科毕业的他,获得直接免试读博的机会,师从著名计算机专家夏培肃院士 。
【芯片|芯片往事:中国造芯者群像】中国半导体行业飞速发展的光辉阶段,震撼着胡伟武的少年时代 。但七八十年代,情况急转直下,西方国家签订《瓦森纳协定》,对中国尖端科技全面封锁,用专利和诉讼,扼住了中国半导体的脖子 。同时,“造不如买”的思想风潮席卷中国,大量进口产品将中国脆弱的尖端工业杀得片甲不留,当时生产光刻机的武汉三厂,都被迫改制变成食品厂 。中国芯片研究直接断崖式掉队,一下子比欧美落后了十几年 。
尽管大环境一片惨淡,但还是有一大批民族企业家深知,中国要有中国自己的技术,一大批中国芯片企业璀璨诞生 。国家层面也意识到芯片在战略上的重要性,90年代初“908”、“909”项目启动 。
1988年,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在上海漕河泾成立,组出了中国第一条4英寸生产线 。
1992年,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南巡讲话发表,其中有一句话脍炙人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少有人知道,这句话正是在总设计师参观上海贝岭的时候所说 。
目睹中国芯片跌宕发展的胡伟武,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要为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中国芯” 。
2000年,中科院打算立项芯片项目,但由于过去的“汉芯换标”事件,芯片研发有一个“鉴定会就是追悼会”的魔咒,因此,中科院芯片项目迟迟不能上马 。
这个时候,胡伟武站了出来,立下军令状:“做不出通用芯片,提头来见!”
北京的胡伟武在“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豪迈时,上海那边,张汝京带着400多位德州仪器和台湾世大工程师,举家搬迁,从台湾来到了上海 。上海市时任市长徐匡迪亲自带着张汝京,在浦东张江的农田里,划出建设晶圆厂的地皮 。
张汝京和谢希德就以一种这样的方式,在这个时空相逢 。张汝京来到上海的这一年,谢希德去世 。没能看到中国芯片的研发成功,是谢希德的遗憾 。
张汝京祖籍河北,1949年随父亲南下台湾 。21岁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台湾大学后,赴美留学 。毕业后进入美国德州仪器,为其在全球范围内开设10家芯片制造厂 。有着丰富建厂经验的张汝京,短短一年时间,就筹得10亿元美金,当时举国之力的909工程,也不过12.5亿美金 。
张汝京怀着芯片报国的拳拳之心来到上海,给公司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芯国际” 。
日后,中芯国际一度成为全球三大晶圆代工厂之一 。
胡伟武和张汝京,一面代表着中国科研院所“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努力,一面代表着民族企业家“从商品经济反向技术攻坚”的尝试 。他们一起,成为中国芯片科技研发突破的缩影 。
03、当封锁重现胡伟武爱穿一件立领中山装,胸前常常佩戴着党章 。他是毛主席的坚定粉丝,在龙芯,关于人才培养,有一项基本原则,就是要“又红又专”,先占领思想阵地 。胡伟武的头等坚持,是“坚持为人民做龙芯的根本宗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