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三 )


中国企业技术上的劣势在于:日系伺服品牌经过数十年技术积淀,产品稳定性稳占上风;德系的西门子,早已将伺服电机,即工业自动化元件和FCS(总线控制系统)、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上位系统深度结合——这都是后发品牌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研发摸索、艰难的市场竞争才可能完成的目标 。

市场端:
伺服电机面对的是,设备,不加任何定语的设备——机床、机器人、纺织机械、造纸设备、印刷设备……以及这些设备延申而出的无数细分赛道 。比如机床有镗铣磨削,机器人有工业、服务两大板块和从中衍生的各个变种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文章图片

信息来源:工控网 制图:立方知造局
中国企业市场上的劣势在于:以上种种都是伺服市场之“大”的另一个体现 。中国企业起步不久,很难在做好通用产品的同时,兼顾为各个细分领域进行差异性优化 。即便是起步更早的外资品牌,也没有捷径可言,仍然要不停去做应对改变的水磨工夫 。
为数众多的品牌,需要积淀的技术,不断细分的市场……本土伺服品牌面临的,是一条垄断缺位的赛道,也是一场在混乱泥沼里的漫漫长跑——
未来总会来的,而那将是什么?该朝哪走?
这些问题,对于2013年之前的中国本土伺服品牌来说,毫无把握,全不可知 。
02 “华为的冬天”造就中国工控圈
中国伺服第一厂,踩上华为的肩膀
本土伺服早期成功三要素
虽然很迷茫,但中国本土伺服品牌也并非无头苍蝇 。在一场《父王与大太子》的世纪大戏中,本土品牌颇汲取到一些养分 。
中国本土伺服品牌虽然厂牌多:300多家 。
成分杂:很多企业都是从机器人、变频器等行业上探或下探至伺服领域 。
但是总体来说,仍有脉络可循:如汇川技术、蓝海华腾、英威腾、麦格米特——这些中国伺服市场里的头部、腰部企业,创始人或技术团队大都出身于一家名叫安圣电气的公司 。
投稿|疫情之下,本土自主设备如何突围?中国制造的投机主义和长期主义
文章图片

信息来源:搜狐科技 制图:立方知造局
安圣电气,原名莫贝克公司,但在中国电源、工控界,人们更习惯的称呼它:华为电气 。
莫贝克的一生,是被华为“嫌弃”的一生,其三起三落的故事可以用短短一句话来总结:父王商业联姻诞下的庶出大太子,“流落村口要饭”,不料逆袭成为一方诸侯;八年后又被贬为庶人,却保留革命火种传道授业,门徒里杰出者甚众,如今中国伺服电机巨头就是其中之一 。
1993年,邮电系统带来3900万嫁妆,与华为联姻诞下莫贝克,这是当时华为旗下唯一子公司,不折不扣的大太子 。但父王创业艰难,将嫁妆悉数投入新一代交换机的研发,大太子处境尴尬,只能去农村市场销售过时的产品 。生存全靠父王拨款解决 。
虽然自己灰头土脸,但莫贝克还是给华为挣到面子:凭借与邮电系统独特关系,莫贝克帮助华为逐步打开中国农村市场;过时但低价的产品,盈利艰难,却形成独一份的渠道优势 。
同时,莫贝克背靠华为这一自带的巨头客户,开始代理销售华为通信电源,也因此遭遇创业历程中第一次挫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