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蔚小理冲破魏建军的“长城”?

投稿|蔚小理冲破魏建军的“长城”?
文章图片

文 | 光子星球 , 作者 | 冷泽林 , 编辑 | 王潘
长城作为国内一线自主品牌之一 , 凭借SUV打下了大半个江山 。
截至去年底 , 长城哈弗系列全球累计销量已经超过700万台 , 其中最为畅销的H6去年全年销量37万辆 , 第九个年头蝉联SUV年度销冠 。
长城造出了霸榜燃油车多年的H6 , 而另一边的新能源赛道出道不久的理想也凭借理想ONE九万多的销量拿到了细分赛道冠军 。
打造了两辆爆款车型的长城与理想其实有不少相似之处 , 都知道理想ONE经常拿来与汉兰达相比较 , 而早在2012年长城冲击高端的第一款产品哈弗H8对标竞品也是汉兰达 。
理想的品牌同音其创始人李想 , 长城旗下中高端品牌WEY取自长城董事长魏建军之姓 。甚至于两个人都有些执拗 , 李想执着于增程式的开发 , 魏建军一头扎进SUV再也不出来 。
前年李想为了反驳冯思翰一连用了几个“TMD” , 而近日魏建军在媒体晚宴上也发表了类似的言论 , 针对“把理想ONE换个传统品牌的车标肯定就卖不出那么多”的观点 , 一句“他们懂个屁” , 似乎在与李想隔空联动 。
虽然两个品牌生在不同时代 , 却在某些地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而两个相似的执拗者站在不同的阵营必然也会擦出激烈的火花 。
李想急到爆粗口是为增程式技术不被挂上“污名” , 那么魏建军又在急什么呢?
围“魏”不救长城在国内汽车品牌中长期有一个与互联网“女人、男人与狗”理论相似的观点 , 那便是“进口>合资>自主” , 其中处于中游的合资品牌占据了国内绝大多数中高端市场 , 而自主品牌只得长期在10万元区间以下厮杀 , 甚至10-20万区间的“封印”也是近几年才逐渐松动 。
由于早期国内汽车工业技术薄弱 , 在改革开放后相继靠“模仿”起家 ,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 , 无法否定“模仿”对于自主品牌的扶持 , 如果没有丰田花冠和本田CR-V或许也就没有比亚迪F3和长城哈弗H6 , 但带来的负面影响便是品牌形象难以突破 。而传统自主品牌们也开始了长期曲折的品牌向上探索之路 。
不过造车新势力出现的三五年间 , 却将这一“潜规则”打破 。
蔚来将车卖到了30-50万元价位段;小鹏第一辆G3虽然起售价不高 , 但第二款P7也成功站上20万元台阶 , 随之而来的第四款G9仍有上升趋势;就连被认为是对标汉兰达的理想ONE , 这款应是传统车企领域的插混车型也卖出30多万的价格 。
虽然总体销量与传统车企相比仍是大巫见小巫 , 但却实实在在迈出了自主品牌高端化的第一步 。因此 , 长期被合资品牌压一头的传统车企们难免有些情绪需要释放 , 同为一个阵营的李书福不也在2018年表示过对互联网造车的不满吗?
不过吉利与长城各有各的挑战 , 吉利蓝色计划失败后需要一款立足新能源的车型 , 而长城中高端品牌一直难有起色 。
2016年 , 吉利和长城有默契似的先后推出了进军高端的自主品牌——领克和WEY 。同时间起步的两个自主高端品牌 , 难免常被人拿出来比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