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的楼市政策,接二连三地来了

利好的楼市政策,接二连三地来了

文章图片

【利好的楼市政策,接二连三地来了】利好的楼市政策,接二连三地来了

文章图片

利好的楼市政策,接二连三地来了

过去老百姓根本不相信房价会下跌 , 为什么这么坚信呢?1998年国内房地产迎来改革之后 , 商品房时代来临 , 但是全国平均房价不到2000元每平米 , 现在全国平均房价已经突破万元每平米 , 在过去的20多年 , 房价已经上涨了560% , 老百姓坚定的认为房价是 , 只涨不跌的 。
2008年次贷危机影响市场还是没有太大的冲击 , 因为有政策在背后支撑着 , 央行放水40000亿扶持基建领域发展 , 国内的房地产瞬间就满血复活 , 并且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 , 房地产企业的注册数量接近10万家 , 这次政策的推动 , 让房地产火爆了 , 整整5年时间 。

2014年国内的房地产企业都面临高库存的压力 , 随时都有可能爆棚 , 为了解决房地产企业的难题 , 于是出台了去库存棚改安置化货币政策 , 还有一系列的辅助政策推动 , 在2015年重点城市房价开始上涨 , 2016年全国楼市普涨 。 2016年提出“房住不炒” , 整个市场还迎来了新的一轮大爆发 , 本以为政策会限制的发展结果 , 2016年至2021年平均房价涨幅超过了65% , 老百姓也坚信的认为 , 每一次楼市调控的背后 , 就是为了蓄力下一波房价的上涨 。
2021年下半年市场开始遇冷 , 很多老百姓都坚信地认为这只不过是暂时性的调控问题不大 , 市场还是会迎来大爆发 , 结果进入到2022年的房地产市场毫无起色 , 几天有众多利好政策去推动市场回了结果 , 成交量还是不尽如意啊!

近期有众多重磅利好 , 楼市政策市场也许会迎来“春天” 。
11月11日房地产发布了“金融16条”政策后房企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大礼包1.275万亿元 , 当然这个大礼包并不是所有的房地产企业有 , 只有17家企业能够享受 。
11月24日国有六大行纷纷行动了 , 陆续发布房企达成授信额度的通知 , 简单的理解就是国有六大行拿出了1.27万亿 , 为17家房地产企业出血 。
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 , 向12家全国性房地产企业提供意向融资总额度达到了6550亿元 , 22家企业 , 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中海、保利、华侨城、万科、金地、绿城、龙湖、碧桂园、美的置业、金辉 。
邮政储蓄银行拿出了2800亿 , 为5家房地产企业输血 , 5家房地产企业分别是万科、龙湖、绿城 , 碧桂园、美的置业 。
交通银行拿出1200亿为万科和美的置业输血 。
中国银行全部1000亿授信给万科 。
建设银行与8家房企签署了合同 , 授信额度并没有完全披露 , 反正公开的授信企业有越秀、万科、龙湖、美的置业、合生创展、大华 。
这17家企业有6家是央企 , 三家是国企 , 剩下的都是较为优质的民营企业 , 从授信额度来说万科是最受欢迎的 , 与六大行都有合作 , 共计授信额度超过3000亿 , 碧桂园授信额度也超过了1500亿 。

最近这几次调控过程中 , 明显地发现调控策略正在发生改变:
去年乃至今年前三季度出台的政策都非常的简单粗暴 , 就是为了刺激购房者再次进入市场 , 买房说白一句就是降低购房成本 。
降首付、降利率、降准、解除限购、限贷、限价、限售 , 给购房者发放购房补贴以及减免部分税费 , 还有人才购房门槛也大幅度地降低 , 通过消化房地产市场来烘托整个市场回暖 。
整个政策与2014年高度相似 , 但是市场却得不到有效地回暖 ,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 必须做出改变 。
房地产16条金融政策、第2支箭、保函置换、都是给房地产企业输血 , 现在这么大个礼包 , 17家房企肯定是能活过来 。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保住房地产企业 , 才能稳住购房者的心 , 为什么购房者在2022年不太愿意买房了?一方面是口袋没有钱 , 另外一方面度 , 雷暴以及停工的事情出现了 , 让不少老百姓迟迟不敢下手买房 。
如果优质房地产企业都出现问题 , 那么整个房地产的信念将会进一步地被推倒土地财政收入还想回升 , 几乎成为不可能的失业的人群也会进一步的扩大 。
引入房地产稳住交楼 , 慢慢推动市场恢复信心 , 推动成交量 , 让土地市场也慢慢回暖 , 稳定土地财政收入 , 要知道房地产的土地拍卖对财政收入贡献是很大 , 2021年土拍占到了财政收入的43% 。

如果给优质房地产企业融资手中有钱了之后 , 一方面是可以缓解房地产企业手中的债务压力 , 另外一方面又可以有钱拿土地推动财政的回升 。 保交楼进入到实质阶段 , 会强化老百姓的信心 , 新房的销售量也有所上升 , 其他企业也会扎堆跟上 。
房地产的经济推动不仅仅是个体 , 还包含了120多个行业 , 房地产经济发展起来了 , 其他行业的经济相对来说也会回暖 , 另外中国房地产从业人员大概有1300万 , 建筑人员有5800万 , 有4000万人跟商业地产密不可分 , 所以房地产能推动经济能保持就业能稳住经济体 。
这么多利好的政策下 , 能否改变房地产局面?
答案是并不可能的 , 房地产债也很难出现过去那种大幅度上涨的时代了 , 更多的都是稳定市场经济 。
从两方面来考虑
1、1万多亿元对于房地产这么庞大的体量来说 , 其实并不值得一提 , 此次输血主要是针对央企、国企以及部分优质民营企业 。 绝大部分的房地产企业还是要面临着雷暴或者是濒临破产 , 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资金敢注入到这类型的房地产企业当中 。
即便是注入资金 , 也只不过是保交楼罢了 。

2、托底的思路是让房地产企业暂时性地迎来喘息的机会 , 从而带动其他企业的起来 。
如果后期的市场还是得不到有效的推动 , 那么房地产企业还是难以跳出这样的困境 , 在未来房地产利好的政策还会持续地出台 , 毕竟在世界经济并没有恢复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 房地产成交量还是比较困难的 。
不要再用过去的思维来看待现在的事情 , 过去购买房产是可以抵抗通胀的 , 现在购买房产还是可以抵抗通胀 , 只不过是优质房产 , 为什么今年以来这么多号才被成交 , 就是因为资本的涌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