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网对DDN业务的延伸

网络技术是从19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把互联网上分散的资源融为有机整体,实现资源的全面共享和有机协作,使人们能够透明地使用资源的整体能力并按需获取信息 。资源包括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 。当前的互联网只限于信息共享,网络则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 。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程控、传输网络飞速发展,已实现整个电信网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和光纤化 。数据网络也从无到有,但业务的覆盖不广泛,还存在着用户有需求而网络不能覆盖的现象 。我省DDN网在1992年开始一期工程建设,到1994年覆盖范围达到县(市)及部分发达乡镇,至2000年五期工程扩容后网络规模达到全省135个县(市)和部分乡镇,共计安装了270个节点设备,用户端口达9432个 。而交换网一个地区的交换点就达几百个,可以看出其发展速度远不如交换 。
DDN网上运行设备除部分MODEM为国产之外(仅成都迈普公司生产MODEM),其余均为进口设备,投资大,并且每一节点的覆盖范围小 。一个节点其业务覆盖半径理论上能达到5公里,但实际应用中,受线路传输质量、传输速率等诸多因素影响,根本达不到,一般在3.5公里左右 。数据业务的发展有“突发性”和“低预见性”的特点 。一旦有业务需求多为集团性用户,往往是有了业务需求再建节点不能及时满足需求,DDN节点的建设周期一般至少要一年的时间;如果提前建好节点,长期没有用户,设备闲置,建设资金投入后又不能产生效益 。网络规模与业务需求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 。
【交换网对DDN业务的延伸】另外,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税务及电信运营商等均有遍布农村的储蓄及收费网点,业务发展及管理水平的提高客观上有计算机联网的需求 。一方面,这些网点业务量较小,要求联网的速率不高,对所用网络的收费价格很敏感,价格承受力有限,加之点多面广,非常分散,DDN、分组交换等网络覆盖不到位,沿用建成设专用节点的思路,投资巨大,收益低,电信企业得不偿失 。为解决这一矛盾,我局作了大胆的尝试 。下面就我局所做的工作介绍如下 。
目前交换网向着综合性网络发展,交换机已经能够提供2B+D等数字接口 。我们利用交换网能够提供数字用户接入的功能,完成DDN业务的延伸以克服网络规模与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并能够大大减少投资 。其组网方案分为以下几种:
1、交换网作为DDN业务的延伸
首先,在交换网与DDN网之间通过DDN节点的E1卡和交换机的DSL数字中继电路开通2M电路,其数量视业务量而定(如是个别需求,只有一两个用户也可采用V35接口与DDN相连),交换机作为对DDN业务的透传 。以一个同步64K用户间建立端到端通信为例(一端是DDN网上的用户,另一端为一乡镇用户,且用户所在地没有DDN接入设备),其具体作法如下:
用户通过基带MODEM--用户线--DSL数字用户板的U口(2B+D)--半固定连接--交换与DDN之间的中继电路上--DDN网内电路--对端用户 。这样就把一个不具备开通DDN电路的乡镇用户连接到了DDN网上,解决了与DDN用户间的通信 。
通过实验测试出在这种工作方式下,误码率完全满足规范中DDN的指标要求 (用户端到DDN网2M时隙环测23小时,64K速率,误码为零) 。
数字数据网(DDN)技术体制中对数据传输差错率的规定:
●端到端比特差错率
国内电路连接用户网络接口之间有用户数据传输通路其传输比特差错率要求小于1×10-6 。
●比特差错分段要求
用户线指用户网络接口到该用户接入的复用设备或复用/交叉连接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通路,其传输比特差错率要求小于1×10-7 。
网络节点提供的数据传输通路,其传输比特差错率要求小于1×10-10 。
节点设备之间的数字通路,其传输比特差错率要求小于5×10-8 。
这种方式适合于一端在DDN节点设备覆盖范围内(具备接入DDN的条件),而另一端距DDN节点较远,且不具备DDN的接入条件 。我公司已有网上应用实例,如沧州移动分公司盐山营业部、盐山县工商银行 。
2、完全由交换机来完成数据业务
各模块局利用DSL数字用户板向接入用户提供2B+D的拨号接入,拨叫对方号码,对于中心类用户,由于业务大量可采用30B+D,指定30个电话号码作分群连选,30B+D与路由器和用户其它设备相连 。
这种方式对两端都不具备DDN接入的本地网内用户快速组网很方便 。我公司已有实际应用,如沧县农行16个乡镇营业网点的联网 。
3、利用接入网、交换网及DDN综合组网
  随着接入网的建设,交换网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利用接入网设备延伸DDN业务使得数据用户的接入更加灵活方便,只要有需求则可随时提供接入 。接入网既可作为和交换网共同组网完成数据业务的传输,也可作为DDN组网时的接入,同时还可利用其内部传输功能提供独立的传输通道 。
交换网对数据业务的支撑,其速率较低,最高速率可达到128K,少数中心节点用到2M 。接入方式与DDN接入设备相比,其接口类型少,接入速率单一(见表1),但作为DDN的末梢,交换网可以很好地解决DDN边缘用户的接入 。新一代宽带接入可提供的接口类型要多一些,除ISDN接口外还有CES、FER、ATM、V.35、V.24、以太网口等,但目前还没有批量生产 。
  应注意的一点是,交换机的数字用户板分为两种:一种具有远端供电功能,另一种不具备远端供电功能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专线MODEM,那么就要使用不带远端供电的数字用户板,因专线MODEM适用于外线无任何电压的情况,如果线路上送了110V的直流电压,会损坏用户端的MODEM,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如果用户的电话和数据业务是开在同一设备上(拨号用户),那么要考虑一旦停电用户打电话问题,所以要采用具备远端供电的设备 。
从经济效益上分析,其投入少,采用交换机延伸数据业务,节约了大量的投资 。据过去DDN的经验每建成3630个节点(仅提供V.35和V.24端口各4个,2M端口2个),需要投资20万元 。而以交换机作DDN延伸仅需投资数字用户板(交换网建设时考虑),与建DDN节点相比可略去不计 。仅以乡镇用户入网为例,按平均每县十个乡镇计算,全省135个县,如采用交换网延伸DDN业务,不再建设DDN节点可节省投资:135×10×20=27000万元 。采用这种方式,可随时解决用户上网需求,不再因为没有DDN节点而不能满足用户需要 。用户提早入网,我们企业也会提早受益,增加业务收入 。
表1  交换网与DDN网接入方式速率比较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