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平立侧记 中医的守望者

  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我知道这有点异想天开,可是我真喜欢干的就是这个 。
  ——[美]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他是一个“铁杆”中医,给病人看病望闻问切足矣,服用他的方子,无数不育家庭重获“新生” 。
  他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书法、诗词、茶道样样精通,文化底蕴深厚 。传统文化成为他的精神支柱,而这一切源于他对中医的痴迷 。
  有哲人说:“人的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 , 做起来却不易 。它需要一种守望的精神,并要为此坚守孤独,忍受寂寞 。
  一个冬日的午后,阳光特别的温暖,我们远离喧嚣,在被钢筋水泥包裹的城市一角,听臧平立聊他的中医,聊他的书法和他的茶 。
  翰墨情怀
  臧平立痴迷书法 ,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诊病之余 , 他埋首案头舞文弄墨一番是他最快乐的事 。
  “你为什么喜欢书法?”
  “书法中抽象的自然与情感,心态的虚静与空灵都是关乎精神世界的,它能在人的精神修为过程中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让人可修平静心 。”
  “旧时老中医有句话:‘一手好字,二会双簧 , 三指按脉,四季衣裳 。’这是一个有学养的中医应该具备的四个条件 。书法与中医在哲理上也有共通之处 , 如中医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也同样深刻地影响了书法,它在书法当中体现为自然的两大基本颜色——黑、白,分别为阴阳之属,书法中之执笔、运笔、用墨等诸方面,其间的种种关系 , 也无不遵循着阴阳的相对相依、相生相克的自然法则 。”
  臧平立的国学功底和对书法的深刻领会,使其作品大气洋溢 。近观其作,有一种淋漓的酣畅扑面而来,通篇释放出豪放的激情 。
  但他对自己的作品从不吝惜,经常是请人裱好后送给在他这里治愈了的患者 。
  更难得的是一份长久的善心 。西安某广告人,五十开外 , 生活落魄到温饱都成了问题,他听说后便利用业余时间多写几幅字,让他拿到书院门去卖,所得收入贴补家用 。
  写书法,慧心净,让他远离喧嚣,心境高远 , 同时还能惠及他人,臧平立乐此不疲 。
  茶悟人生
  平日里 , 臧平立总是有一件物件爱不离手 , 那是一个精巧的紫砂壶,不论是看病还是会友,他都会时不时捧起来喝上几口 。
  臧平立说:“喜欢茶的人都知道 , 饮茶之乐不只在入口后的沁香,更是入喉之后的回甘 。人生如茶,一苦二甘三回味 , 重要的是不管岁月几何,我们都有一颗真诚、感恩之心 , 一如茶汤的温润与清澈” 。
  他告诉我,中医文化迁延数千年 , 茶与中医药的关系更是千丝万缕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人类利用茶叶,便是从药用开始的 。由于茶叶有很好的医疗效用,所以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亦有“茶药”一词 。
  正如他所言:“茶道似一尾可人的鱼,中医恰似宽容柔和的水,鱼水相依,至美和谐 。”
  隆冬之际,临窗而坐,于温暖阳光下,沏壶香茶,以茶会友,谈古论今,天马行空,真乃人生一大乐事 。
  守望中医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 。”
【臧平立侧记 中医的守望者】  今天的中医面临着人才匮乏、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渐淡化等严峻现状,像臧平立这样的“铁杆”中医注定发展之路也是艰难的 。
  他从医生涯中有苦闷 , 有不为人知的艰辛 。他曾经看不到阳光,得不到关注,没有掌声和笑脸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看得见的疗效让臧平立被誉为“送子观音”,所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就在前不久,他受邀《国之瑰宝——中国国医大师》首发式,并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 而对这些荣誉臧平立并不愿多提 。
  他更关注传统中医的现状和未来 , “现在中医阵地正在渐渐萎缩 , 即使在中医院,用西医手段治病的中医也多了起来,‘铁杆’中医越来越少 。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中医正日渐处于下风 。”
  他说,不管世界在变,我们都不能丢弃中医,不能让绵延了数千年的文化命脉就此断裂 。作为他自己 , 所要做的,就是将传统中医的路坚定地走下去,竭尽所能给更多的家庭带来幸福和健康 。
  臧平立是安徽宿州人,那里是魏晋竹林七贤嵇康、刘伶的故里,而在臧平立身上,也像先贤一样具有独立思想和文化风范 。就是眼前这个穿唐装、喝绿茶的臧平立,不管窗外发生什么,他始终都是特立独行的,思想尖锐的、有一点自恋有一点狂 。正是这样一个人 , 在绝大多数人随大流的今天,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在传统中医上守住一方净土,执着地做一个守望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