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真是形象与小说里的形象相差多大?


首先给出对于曹操最中肯的定位:奸雄 。
关于曹操 。许多我们口口相传的故事都是真的吗?并不是 。

曹操的真是形象与小说里的形象相差多大?

文章插图
奸雄 。即“奸”和“雄”两者兼备 。这是他的两个特征 。对于曹操的身份 。历史上众说纷纭:反贼 。奸贼 。英雄 。奸雄 。政治家 。诗人 。。。这里要先提到的一点是:在中国历史上 。很多人对于魏蜀吴三国时期的支持倾向都是依据“正统”来划分的 。那样的话 。自然就是太多人支持“刘皇叔” 。而贬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了 。但是现在 。我们能够以更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这个问题 。而不是一再地以“汉室正统”为标准来对其进行衡量 。
曹操这个人物的形象实在太多面化了 。接下来我就选择从两个方面来对其“奸”和“雄”做一个描述:诗人 。政治家 。
作为诗人:
【曹操的真是形象与小说里的形象相差多大?】“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
曹操的真是形象与小说里的形象相差多大?

文章插图
这首《观沧海》的豪迈 。绝对不是一个只会以阴谋奸计处于乱世之中的领袖所为 。而曹操自攻颍川黄巾军起家 。能够成为三国群雄的翘楚 。俯视天下英豪 。如果没有过人的气度和胆识 。怎么能够立于王者之地?
鲁迅先生曾经在《魏晋风度与文章及药与酒之关系》中提到:“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我虽然不是曹操一党 。但无论如何 。总是非常佩服他 。”能够被鲁迅先生所“佩服” 。那想必是在才华、头脑、作为等诸多方面被认可的人 。曹操就是其中一个 。
作为政治家:大家都听说过“杨修之死” 。在小说中 。杨修之死被认为是曹操嫉妒杨修的聪明头脑 。下令杀死这个炫耀的人 。这在后世流传的故事中 。便是对曹操“奸诈狡猾 。不能容人”的一个有力论据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
曹操的真是形象与小说里的形象相差多大?

文章插图
曹操手下名士如云 。如果真要因为嫉贤妒能就杀人 。那曹操手下还能有人吗?曹操是因为政治因素才杀死杨修的 。原因很多 。这里列举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
曹操认为在夺嫡之争中杨修表现太差 。杨修是支持曹植的阵营 。在曹操的子嗣中 。曹丕和曹植在夺嫡之争中竞争地最为激烈 。《三国志》中有一个故事 。曹丕当时处于夺嫡之中 。凡事要小心谨慎 。不能被人察觉 。为了与谋士吴质商讨策略 。用车上载着筐 。里面装着吴质运进自己的府邸 。杨修发现之后 。告诉了曹操 。曹操将信将疑 。但是来不及验证 。第二天 。又发现同样的车载着筐运往曹丕的府邸 。这一次杨修不能放过机会 。曹操派人前去查看 。发现里面只是布料 。原来是曹丕得知杨修向曹操汇报 。情急之下问吴质如何应对 。吴质说:“不用怕 。明天在筐中装上绢布 。杨修明天一定会再向主公(曹操)汇报 。让他验证发现里面只是布料 。就是他们受罪了 。”
在夺嫡之争汇总 。曹丕渐渐占据了优势 。而曹植处于下风 。曹操对其也就相对疏远了 。而杨修不懂得变通 。始终支持曹植 。违背曹操的意愿 。曹操作为杰出的政治人才 。当然不会让自己死后 。子嗣因为继承之事大打出手针锋相对的局面出现 。所以必定要在自己再世时决定下一任继承者 。而如果还有其他世子有着其他强大的势力 。那必然会造成兄弟反目 。基于这一点 。曹操杀死杨修之类的顽固党羽 。确实有必要 。
曹操的真是形象与小说里的形象相差多大?

文章插图
现在我们所能够见到的历史人物 。会越来越立体化 。客观化 。从文学作品中脱离出来的人物形象 。我们能够在史书中找到较为真实可信的一面 。
曹操作为魏国开国之人 。其才华 。政治手段和军事才能都是百年一遇 。故东汉末年著名品评家许勋称:“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
其他观点:
曹操的真是形象与小说里的形象相差多大?

文章插图
曹操的真是形象与小说里的形象相差多大?

文章插图
曹操的真是形象与小说里的形象相差多大?

文章插图
回来后的曹操彻底明白了 。什么忠臣什么信义全是狗屁 。乱世活下去就要让自己变强 。哪怕不择手段 。那个满怀激情要匡扶汉室兼济天下的少年死去了 。重生出的是奸雄曹操 。之后招兵买马 。求贤纳士 。不管是奉天子以讨不臣也罢 。挟天子以令诸侯也罢 。曹操凭实力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下 。他三下求贤令 。提拔寒门有识之人 。打压权贵 。开垦荒田 。一个他理想中的国家慢慢建立 。等到一统天下 。他可以名正言顺地登上帝位 。开创一个和汉一样伟大的帝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