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重韵了吗?为什么有两个发?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发自不重韵 。古人用韵与现代平声字是不一样组合 。现代汉语拼音四声调与古声韵有分别 。恰恰苏轼在本诗词当中出现两个发字的含义 。用的妙 。其一表达内心发出的悲伤之情 。其二发自对国家兴衰与山河破碎的一种呐喊!
其他观点:
看了对苏轼《念奴娇》词中犯了重韵的提问 。可发一笑 。这两个发字能是重韵吗?当然不是 。第一个发字 。正确的写法是"雄姿英發" 。这个发字意为发泄 。显现 。广大 。第二个发字 。正确的写法是“早生华髪" 。这个发字古意当花字讲 。指错杂颜色的头发 。头发花白 。第一句是周郎“小乔初嫁了”的春风得意 。对“樯橹灰飞烟灭”的成竹在胸 。此时 。正自古英雄出少年之时 。如何不“雄姿英发"呢!第二句是作者的自嘲 。神游赤壁古战场 。恐被人笑为多情善感 。以致早生白岁 。简单通俗分折 。第一个发字为上音 。第二个发字为下音 。两字不为一字 。怎么会是重韵呢!当然 。有这样的疑问 。乃简化字所赐 。以致鱼目混珠 。这个问题如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 。那就不是个事 。由此 。进一步联想日本 。韩国为什么至今仍不能彻底废除汉字 。也情在理中了 。
其他观点:
问题: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重韵了吗?为什么有两个发?
前言
这个问题在民国以前 。是不会有人提出的 。这是因为出现了简体字才会发生的现象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一、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重韵了吗?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重韵了吗?为什么有两个发?

文章插图
那为什么有两个“发”作为韵脚呢?我们先看看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
这个问题并不繁杂 。记得小时候老师也讲过 。因为雄姿英发和早生华发的“发”根本就不是一个字 。
我们打麻将都知道中”發“白的”發“ 。而头发的发写作:“髮 ”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重韵了吗?为什么有两个发?】除了“发”以外 。还有很多繁体字变为简体字时被合并了 。这些字都造成了后人阅读古典作品的障碍 。例如后 。合并了前后的“後”和皇后的“后” 。历 。合并了游历的“歷”和日历的“曆” 。
二、字形的变化 影响现代人对古诗文的理解
大学以前的教育不再学习也不接触繁体字了 。使用简体字更适应工作和生活 。但是阅读古代文献时就容易产生不少误解 。同时也有增加了不少的阅读的难度 。例如宋朝林景熙有一首绝句《项羽庙》:
夜半追兵入楚营 。鸿门玉碎卯金兴 。江东父老犹羞见 。地下如何见范增 。
半夜里 。汉兵杀进楚营 。楚汉争霸以楚亡汉兴结束 。后面诗人评价项羽:你活着羞于见江东父老 。难道死了就有脸面去见范增吗?
鸿门玉碎:当年鸿门宴上 。项羽放走了刘邦 。范曾大怒 。拔剑击碎了张良献给项羽的玉石 。卯金兴:就是刘邦兴起 。
《后汉书·光武纪》 :
讖記曰:『劉秀發兵捕不道 。卯金修德為天子 。』春秋演孔圖曰:「卯金刀 。名為〔劉〕 。赤帝後 。次代周 。」
有一本叫 《赤伏符》的谶书说“卯金”会成为皇帝 。看繁体字很清楚 。卯金加上刀 。就是指光武帝“劉”秀 。仅仅看简体字 。就无法理解了 。
三、白居易的离合诗
白居易有首离合七律《游紫霄宫 》
水洗尘埃道未尝 。甘于名利两相忘 。心怀六洞丹霞客 。口诵三清紫府章 。
十里采莲歌达旦 。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 。见得山中好酒浆 。
这首诗的规则是 。前一句的最后一个字 。上半部去掉 。留下半部作为下一句第一个字 。
例如第2句的忘 。去掉亡留下心:心怀六洞丹霞客;第3句的客 。留下口:口诵三清紫府章;同理 。章留下十:十里采莲歌达旦;旦 。留下一:一轮明月桂飘香;香留下日:高公子还相觅;觅 。留下见:见得山中好酒浆;浆留下水 。成为第一句的第一字:水洗尘埃道未尝 。
问题出现了 。尝的下半部是云 。但是第二句却是:甘于名利两相忘 。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知道尝的繁体字就恍然大悟了 。尝的繁体字是“嘗”或者“甞” 。嘗下面是“甘” 。所以是:甘于名利两相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