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银梭|陕西名茶

汉水银梭|陕西名茶
汉水银梭|陕西名茶
    汉水银梭是陕西省南郑县近年来创制的名茶 。于1986年通过技术和品质鉴定,1982年获农业部名茶称号 。品质特点是:外形扁平似梭,翠绿披毫;内质香气嫩香持久并带龙香,汤色浅绿、清澈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柔嫩、肥壮、黄绿匀亮 。由于产于汉水上游,形似扁梭,满披白毫,色亮如银,故名“汉水银梭” 。
    秦岭以南,巴山脚下,汉水上游,是陕西古老茶区之一 。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随着我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变迁,茶树北移播于梁州(今南郑、汉中一带) 。唐代已有梁州出名茶的记载,当时南郑县的千龙洞茶就是历史名茶之一 。
    南郑县茶区由于傍山依水,所处理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均甚优越 。境内丘陵起伏,茶园垂直分布于海拔560—1300米范围内,鲜叶自然品质十分良好 。
汉水银梭采制工艺
    采制技术十分讲究 。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与一芽一叶开展二个等级,经摊放、杀青、理条做形、提毫保苗、清风烘焙、拣剔包装六道工序制成 。
    清明前后三、四天,嫩芽初迸,叶瓣儿刚“开眼”,形似莲心,条素均匀,身披浓厚的白雾,芽叶新鲜,制一斤汉水银梭,需菜鲜芽六万多个,大约五、六斤,故而极为珍贵,称为上等佳品 。一棵很密的茶树上,找不出二、三十个新芽儿,一亩茶园采不了三斤,叶片上白白的茸毛间,散发出一种能洗净肺叶的清香 。
    半斤左右的鲜芽,这大约能炒六、七钱成品 。抖、挤、甩、挺、拓、扣、抓、撒、压、磨,这是制高级“银梭”的十大传统手法 。随着叶腥味的消失,锅中鲜嫩的叶芽儿就焙炒成了绿中透黄的精品 。新制的“银梭”长不足寸半,扁平而两端尖细,大小长短均匀,如毫似梭,别具特色 。一色的单叶苞芽,毫芝若霜,据说,营养价值尽在通体的霜色中 。简单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个步骤,其中关键在于初制的第一道工序,即杀青 。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基本上是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进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的品质特征 。
    (1)杀青,杀青对茶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 。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 。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是茶叶香气得到改善 。
    (2)揉捻,揉捻是茶塑造外形的一道工序 。通过利用外力作用,使叶片揉破变轻,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 。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
    (3)干燥,干燥的目的,蒸发水分,并整理外形,充分发挥茶香 。干燥方法,有烘干、炒干和晒干三种形式 。茶的干燥工序,一般先经过烘干,然后再进行炒干 。因揉捻后的茶叶,含水量仍很高,如果直接炒干,会在炒干机的锅内很快结成团块,茶汁易粘结锅壁 。故此,茶叶先进行烘干,使含水量降低至符合锅炒的要求 。

汉水银梭 陕西名茶  绿茶
【汉水银梭|陕西名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