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小橘的功效与作用

【出处】出自《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拼音名】Shān Xiǎo Jú
【英文名】Root of Citrusleaf Glycosmis
【别名】野沙柑、饭汤木、酒饼木、山油甘、山橘 。
【来源】
药材基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小橘的根和叶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lycosmis citrifolia (Willd.)Lindl.[Limonia citrifolia Willd.;G.parviflora (Sims)Little]
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鲜用 。
【性味】苦;平
【归经】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化痰止咳;理气消积;散瘀消肿 。主感冒咳嗽;食滞纳呆;食积腹痛;疝气痛;跌打肿痛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叶捣敷 。
【注意】《广西中草药》:孕妇忌服 。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消肿,止血,散血,行气,消积 。2.《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祛风发表,行气止咳 。治感冒咳嗽,小肠疝气痛,冻疮 。3.《广西中草药》:祛痰,散瘀,消积 。治食积腹痛,跌打肿痛 。
【摘录】《中华本草》
【山小橘的功效与作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