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宋词?


如何写宋词?
该题目改成“如何填词?”更妥一点 。为了照顾初学者 。需从基本概念说起 。
一、基本概念
1、什么是词
大家知道 。旧体诗(旧诗)包括古体诗、今体诗(近体诗、格律诗) 。词属于格律诗的另一形式 。又称诗余 。
词兴起于南朝 。完善于唐代 。宋代最盛行 。开始是用于歌唱的 。为谱配歌词叫填词 。所选的调子叫词调 。词调的名称叫做词牌 。如“点绛唇”、“沁园春”等 。后来与音乐失去了联系 。词牌成了说明文字声韵格式(词谱)的名称 。填词时为标明词的内容 。在词牌下另标题目 。如\"雪\"、\"咏梅\"等 。
2、词的种类
从字数上分:
①小令
58字以内 。
②中调
59到90字以内 。
③长调
91字以上 。最长达240字 。
从段数上分:
①单调
只有一段 。
②双调
有两段 。
③三叠或四叠
有三段或四段 。
一段叫一阕 。双调中的两段,称上阕、下阕 。或叫上片、下片 。三叠、四叠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阕、第二阕等 。
3、词在句式方面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 。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 。
词谱中对每种词调的平仄、押韵都有规定 。
二、词的格律要求
格律诗的四要素(字数、平仄、用韵、对仗)同样适用于词 。
1、字数要求
字数决定于词牌 。词牌定后 。字数就定了(指正格) 。有的词牌十几个字 。有的几百个字 。
2、平仄要求
每个词牌都有对应的词谱 。词谱标明了该词牌的平仄 。词谱的平仄一般按《词林正韵》标示 。
3、用韵要求
词的用韵以《词林正韵》为准 。词谱里标明了该词牌的用韵规定 。用韵比近体诗宽松得多 。可以
①一韵到底;
②押邻韵;
③平韵转仄韵 。仄韵转平韵 。
对此 。各个词谱皆有明确的规定 。
4、对仗
词一般不要求对仗 。但也可以对仗 。如“鹧鸪天” 。第三、四句可对仗 。北宋词人晏几道在该词谱中的对仗句子:“云随绿水歌声转 。雪绕红绡舞袖垂” 。“西楼酒面垂垂雪 。南苑春衫细细风” 。
三、如何填词
必须按谱填词 。如果不按谱填词所有离谱出格之处,都是出律 。下面是小编习作之一:
点绛唇.沉痛悼念夜月乐姝
一夜凄风 。
圃中吹散花多少 。
数声啼鸟 。
魂断唐山晓 。
豆蔻年华 。
哀叹君行早 。
天无道 。
泯冥娇俏 。
白发为君悼 。
以此为例说明填词步骤:
1、立意和标题的确定
立意即选择主题 。由于当时我的学生(网名为”夜月乐姝”)在唐山丰润区遇车祸罹难 。闻此噩耗万分悲痛 。所以决定填一词悼念她 。词的标题自然定为“沉痛悼念夜月乐姝” 。
2、选择词牌
我选的词牌名字是“点绛唇”正体 。本来该词牌是用于描写闺阁女子的美艳的 。但我查到所用场合大相径庭 。加上该词字数较少 。长短句变化较大 。适合初学者练习 。所以就选择了它 。
其平仄韵律如下:
上片
(仄)仄平平 。
(平)平(平)仄平平仄 。韵
(仄)平(平)仄 。【韵】
(平)仄平平仄 。【韵】
下片
(仄)仄(平)平 。
(平)仄平平仄 。【韵】
【如何写宋词?】(平)(仄)仄 。【韵】
(仄)平(平)仄 。【韵】
(平)仄平平仄 。【韵】
从其韵律上来看 。“点绛唇”词牌只有41个字 。属于比较短小的词牌(小令) 。用仄声韵 。韵脚见上【】内 。“点绛唇”又名“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等 。以冯延巳词《点绛唇·荫绿围红》为正体 。双调四十一字 。前段四句三仄韵 。后段五句四仄韵 。另有四十一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 。四十三字前段四句三仄韵 。后段五句四仄韵的变体 。代表作有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等 。
3、按词牌填词
词牌选定后 。要把词牌代表作(正体)反复吟咏 。熟记于心 。以便模仿填词 。如“点绛唇”正体《点绛唇·荫绿围红》
荫绿围红 。
梦琼家在桃源住 。
画桥当路 。
临水双朱户 。
柳径春深 。
行到关情处 。
颦不语 。
意凭风絮 。
吹向郎边去 。
然后填词《点绛唇.沉痛悼念夜月乐姝》 。为比较 。列出了正格韵谱和小编作品的韵律 。未加《》的是“点绛唇”正格韵谱 。加《》的是小编习作的韵谱 。()内是可仄可平 。“通”表示此字平仄由所在句中字义决定 。如下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