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盆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

农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这是中国四大祭祀节日之一的中元节,民间也称鬼节 。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每到祭祀的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祭祀祖先,祭奠去世的亲人,表达不忘根本,缅怀追思的情怀 。

盂兰盆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

文章插图
在中国,人们对于清明节、除夕、重阳节这些祭祀节日,都比较熟悉 。但对于中元节,并不是十分了解,对中元节为何被称为鬼节和盂兰盆节更是不太理解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些问题,为大家解开这些疑问 。
农历的七月十五,民间也叫七月半,是中元节,中元节源自于我闺的道教,怎么成为节日的呢?其实早在中元节之前,中国民间就已经有“七月半”祭祖的习俗了 。当时之所以在七月十五举行祭祀,是因为古人认为,要想粮食丰收,就要祈求先祖的保佑 。所以,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先向自己的祖先汇报当年的粮食收成,祈求来年祖先继续保佑田里的粮食丰收 。
盂兰盆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

文章插图
后来“七月半”改称为“中元节”,则是由于道教的传说 。传说道教有“三官大帝”,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他们受玉帝的委派驻在凡间,任务是在“三元日”里考察人间的功罪,然后才来定赏罚 。三元日分别是:天官,正月十五,称上元赐福,地官,七月十五,为中元赦罪,水官,十月十五,为下元解厄 。
盂兰盆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

文章插图
七月十五,就为中元赦罪,地官管辖的是地府,他的任务是考察地府各路的恶鬼了 。到了唐代,道教的开始兴盛,人们就将七月十五“中元”日定为祭祀的中元节 。
盂兰盆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

文章插图
那么中元节为什么又称为“鬼节”呢?这是因为,七月十五中元日这天,地官就会打开地府的鬼门,让地府里的众鬼离开冥界回到人间去接受考察 。因此,这一天有家的鬼就回自家去了,而没家的鬼就开始游荡人间,成为孤魂野鬼,到处找东西吃 。
所七月十五这天,人间的家家户户都认为自己祖先的灵魂一定会回家来的,所以就提前准备好各种祭品沿路焚烧送给亡魂 。当然,人们也同时也顺带焚烧一些送给各路孤魂野鬼,免得他们到处游荡害人 。
盂兰盆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

文章插图
而道教的道士也会在中元节这一天讲诵经文,为地官庆贺诞辰,为出来的鬼魂进行超度,并请地官赦免这些鬼魂的罪过,望他们早日超生 。
正是由于中元节这天主要是祭祀祖先的魂灵和各路鬼魂的原因,民间就把中元节又称为“鬼节” 。
盂兰盆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

文章插图
中元节里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放河灯,也有叫放天灯,放灯的意义有两个,一是可以把家里闹事的“小鬼”以及霉运放在天灯上带走,或放顺河送走,而且是送得越远越好 。另一个就是,鬼节这天放天灯、河灯,可以送自家祖先的灵魂飞早日飞进西方极乐世界,放灯的目的是照亮他们飞升的道路 。
【盂兰盆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
盂兰盆节是什么意思 中元节为什么又叫盂兰盆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