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喵词典#虚张声势Bluffing

谦虚的中国人和自信的美国人之间隔了多少个逗比的欧洲人呢?

美国人从小是被夸大的。在家里父母夸,时不常一个I’m so proud of you; 在学校老师夸,每分钟一个good job;老师实在找不到形容词了也会说I like how you are focusing之类的,注意力集中也要夸完成一个小任务也要夸有一点点进步也要夸;工作了以后老板也是各种委婉地要求你更正你拒绝你。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地相互鼓励赞美,用力之至好似除此以外没有话好说了。熟悉的人要夸不认识的人更要靠夸来打开局面,不好听的话当面从来不说。这样长大的孩子们很少怯场,即使自己很烂也总能找出一些优点装点门面,更重要的是非常自信,觉得自己和人家不同,没有什么可比的。
中国人从小是被比大的。当然,有的是“厦大(吓大)的”,还有些是被宠大的。被比大的那一些孩子们,父母每次提及别人家的孩子对自己都会造成一万点的伤害,而且,竟然无力反驳,可怜了年幼的心灵。一个客观的原因是,中式教育集中在应试上,要比较非常容易,只要看分数就可以了;不像美国人喜欢diversity多元化培养人才也是朝着因材施教期待每个人学成后都是独特的擅长的点都不一样,很难比较。所以中国娃有一个心理暗示是对方很有可能比我强,而短暂的第一印象往往也能支持这个猜测。
在DISC测试中,美国人天生倾向于D和I,分别代表领导能力专注目标和沟通表达能力;中国人倾向S和C,分别代表稳定服从和精确小心。美国的教育权威也意识到了天性上的不靠谱,于是在各个学习阶段努力打造学生的专注严谨和可持续发展;而从小考试考到大的我来了美国才开始适应做一个talker侃侃而谈每周一个presentation各种报告各种讨论各种提问题和被提问题。也才逐渐明白发言权的重要,说得多了才能有地位,不管你的观点对不对,只要跟话题相关基本就是好的。
【美帝喵词典#虚张声势Bluffing】做一个极端的假设,一个完全不懂美国文化的中国人和一个完全不懂中国文化的美国人遇见是什么情景。美国人为了避免尴尬要一直讲话,话少的中国人为了跟上要努力用四六级的英文对答,导致中国人不明觉厉,但是又不好意思细问,还好美国人从幼儿园童子军时期开始就练就了演讲和沟通的能力,开几个玩笑立马把场面撑住,于是中国人心服口服,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口语不够好要回家练。事实呢?所有的口头表达能力都是一个目的就是bluffing相当于打牌搓麻将里的虚张声势,让你以为人家拿了一手好牌。实际上美国人是很不爱读书的,文化素养跟从小背古诗读人民文学出版社上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的中国人差的老鼻子远了,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是比较空虚的。You smell like college“你闻着像大学”的意思就是讽刺整天抽烟喝酒party甚至用大麻的美国本科生活,相比之下目前国内的大学生活大家多么虔诚跟努力,整天各种考证学英语参加社团全国支教满世界游学,翘个课睡个懒觉宅在寝室看剧已经是堕落的表现了。还好美国有一小撮从小就被特殊培养的天才科学家,他们几乎就是两点一线,从家里到实验室,有的就是一点,因为睡在实验室。生活大爆炸里的描写还是很真实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