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山西需要更多汾酒

投稿|山西需要更多汾酒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投稿|山西需要更多汾酒】文 | 巨潮商业评论 , 文 | 杨旭然 , 编辑 | 王方玉
10月份严重的秋雨泛滥中 , 山西人惊诧地发现 , 自己在如今的中国“隐身”了 。
与河南严重的洪水泛滥类似 , 山西也经历了几十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峰 , 临汾、运城、晋中、吕梁等地遭遇了严重的降雨和洪水袭击 。但在全国的大小媒体平台上 , 相关的报道和讨论却明显有限 。
类似的是 , 在整个2021年秋季关于能源危机、煤炭供给紧张铺天盖地的消息中 , 人们谈论陕北、内蒙古甚至是外蒙古的煤炭供应时 , 山西同样是一个接近于消失的角色 。几乎没有太多人想起 , 十几年前的山西还被称之为煤海 。
以至于在财经消息中 , 山西出现最多的就是“山西前首富消失” , 或者是“车晓前夫失踪”之类的八卦内容 。
继多年前的“塌方式腐败”之后 , 山西又出现了塌方式的经济下滑 。原本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资源产业(以及附属于煤炭的电力、钢铁、电解铝等各类重工业)难以为继之后 , 山西省一度试图借助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但不幸的是 , 这条经济发展路径遭到了2020年以来疫情的沉重打击 。
由于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 山西经济环境已经到了必须出现改善的地步 。
投稿|山西需要更多汾酒
文章图片

山西汾酒股价表现(2018年1月至今)
如果说在多灾多难的山西经济产业中 , 还能有一抹亮色的话 , 那么一定是山西汾酒(SH:600809) , 这家公司暴涨到4000亿元的市值和数十亿的税收 , 几乎成了山西“全村的希望” 。
01走向全国的汾酒
在汾酒的领导们看来 , 自己的品牌与文化底蕴不仅不输茅台 , 甚至可以被称为茅台的师傅 。
贵阳机场的候机厅里 , 赫然悬挂着山西汾酒的巨型广告牌 。
在茅台的“势力范围”里打这么嚣张的广告 , 可以看做是某种程度上的行为艺术 。
说是行为 , 在于这块广告牌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在贵州市场 , 来自北方的清香酒并不是市场的主流 , 广告投放难以带来相应的销售回报 。
说是艺术 , 在于通过这种方式来做出某种宣示 , 让所有了解产业情况的观看者会心一笑 , 尤其是在贵阳这个通往茅台镇的中转站——有大量的酒商、投资人会在此落地 。
汾酒的底气 , 除了“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典故之外 , 也有其历史上与茅台之间剪不断的关系:
根据民国经济学家张肖梅于1939年所著《贵州经济》一书 , 1851-1861年间 , 有山西盐商来茅台地区 , 仿照汾酒的制作工艺——以小麦为曲 , 以高粱为原料酿造一种烧酒 , 后又经陕西盐商改良 , 逐渐形成了茅台酒的早期工艺;

推荐阅读